续资治通鉴长编
广告x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十二 元祐三年(戊辰,1088)

起哲宗元祐三年六月盡是年七月

  六月丙子朔,詔:「鄉戶衙前役滿未有人替者,依募法支顧錢。如願投募者聽,仍免本戶身役;不願投募者,速召人替。」

  吏部言:「熙寧敕,知州、通判,川、廣以二年為滿。元豐敕,川、廣以三十月。元祐敕,知州、通判並以三十月為任,即不分川、廣。請川、廣知州、通判,除有專法指定及酬奨外,不論見任、新差官,並二年為任。其使闕滿替,悉依本法。」從之。

  丁丑,朝請大夫、天章閣待制、知杭州楊繪卒。(舊錄云:「繪嘗薦屬吏王永年,御史蔡承禧言其陰為姦私,通饋賂。下有司,而永年自言,繪嘗納真珠,許薦為閣門祇候。獄具而永年前死,坐貶荊南節度副使。」新錄辨曰:「永年獄未具而死,事難辨明,當略其詞,移入楊繪卒時。」)

  己卯,詔王中正、宋用臣並展一期敍。(政目初四日,宋用臣監滁酒【一】,實錄無之。元祐元年正月十四日,又四月十八日,四年八月四日,六年閏八月二十四日可考。)

  詔待制以上落職期滿檢舉者,今後並量元犯取旨。(舊錄云:「舊制,侍從官落職期滿檢舉,例復職。至是,韓川為左司諫,以前所貶官於法當敍,恐其復用,故先事建言而有是詔。」新錄辨曰:「舊制,侍從官得罪,於法當檢舉者,不過敍官復職而已。用與不用,自繫朝廷,韓川安能預知其復用而先事言之?自『舊制』以下四十四字合刪去。」)

  詔:「諸宮學教授闕,選所舉學官及可為師表,可備講讀科充。不足則三省選差,仍取升朝官已上,有出身,年四十已上者。」

  中散大夫、鴻臚少卿龐元英知晉州。

  庚辰,詔:「將來一次科場,如有未習詩賦舉人,許依舊法取。應解發合格人,不得過解額三分之一。應解二人者,均取。即有零分及解額一人者,並通取文理優長之人。」(此據諸州編錄條貫冊元祐三年六月五日聖旨,今移附本年月日。舊錄并入二年十一月十二日,新錄因之,且云:「令禮部立詩賦格式以聞。」按:當時所頒降文字,並非立詩賦格式,蓋令禮部議差官等法,本部以為不須別立,但立此一法,奉聖旨依奏。不知舊錄何故卻云令禮部立詩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