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八 慶曆四年(甲申,1044)

起仁宗慶曆四年四月盡其月

  夏四月癸巳,詔廣南東西、荊湖北路轉運提點刑獄,比者羣盜結集,未盡捕滅,其體量逐路配軍編管人內,有凶惡不可存者,徙配近裏州軍。

  甲午,上謂輔臣曰:「前調發軍士,往湖南捕捉蠻賊,方夏瘴熱,罹疾者眾,宜令醫官院遣醫學一員,馳往診視之。」

  乙未,監察御史裏行李京言:「近聞契丹築二城於西北,南接代郡,西交元昊,廣袤數百里,盡徙緣邊生戶及豐州、麟州被虜人口居之,使絕歸漢之路,違先朝誓書,為賊聲援,其畜計不淺。況國家前年方修河北緣邊故滿城、陰城,再盟之後,尋即罷役。請下河東安撫司詰其因依,或因賀乾元節使人還【一】,責以信誓,使罷二城,以破未然之患。」從之。

  丙申,上謂輔臣曰:「前發兵捕衡、道、永州猺賊,如聞誤殺山下居民,其令每口給絹五匹,仍撫存其家。」此或用余靖奏議也。

  澤州刺史、冀州鈐轄劉澄為左千牛衛大將軍、昭州刺史,權判左金吾街仗司、寧州刺史、高陽鈐轄周榮為左千牛衛大將軍、端州刺史,並以本路轉運使言其罷老不任事也。

  諫官孫甫言:「竊聞劉滬等修水洛城,而涇原副部署狄青以滬等不聽令,並枷送德順軍。此獄繫一方利害,但未知朝廷處置何如爾?昔曹瑋嘗欲修其城,以通渭、秦救援之師,會邊防多事,其志未克。自西事以來,邊臣亦屢有營度者,蓋其城在生蕃中,未能通之。昨鄭戩為四路部署,與劉滬等具上修建之利,而滬等入生蕃界,服其眾,漸立城堡,朝廷已賞其功矣。近聞韓琦等宣撫回,以修城雖有利,慮生蕃難制而功莫就,乞且罷其役。戩固請城之,且言滬等招得生蕃,皆願借耕牛以助播種,又城中有榷酤之利,可以贍軍事,苟不行,滬等雖誅毋悔。緣狄青之意,元與鄭戩不同,戩既罷四路,青以韓琦等所奏,便抽還水洛城援兵。滬等自謂已見功緒,止乞留兵以畢其役。若便坐以違主帥之令,則滬本以一方利害,初稟朝廷之命,領千餘兵在數萬生蕃中,亦嘗戰鬥殺獲,而終使之服屬,亦其勇略之可尚也。今以主帥之言而罪之,不惟勞臣不勸,其招來蕃部得不驚懼乎?雖然狄青為一道帥,下有不從令而朝廷釋之,青不無怏怏心。況今之將臣,如青之材勇者不可多得,此固難處置,惟朝廷兩全之。」

  余靖言:「凡不受大將節度者,謂師行之際,當進而退,可行而止,動臨機會,必有勝負。如此之類,或違之者,著於軍法,以一其眾。今劉滬因修城堡自有利害,與夫臨陣逗留,不可同論。況水洛城據隴山之利,可以通秦、渭之援。昔曹瑋在秦州,固已經營,及李紘、韓琦,相繼亦欲開拓,而生戶羌人或降或否,故不克就。今劉滬一戰而服數百千戶,因其勢而城之,雖留援兵,不足為罪。狄青所執,但以築孤壘於生羌之中,恐賊昊來攻,有難守之勢,故與滬等異同,因其忿而執之爾。朝廷若欲伸大將之令而罪滬等,則滬以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