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朱子語類卷第一百五 朱子二

論自注書

  總論

  傅至叔言:「伊洛諸公文字,說得不恁分曉 ,至先生而後大明。」先生曰:「他一時間都是英才,故撥 著便轉,便只須恁地說。然某於文字,卻只是依本分解注。大抵前聖說話,雖後面便生一箇聖人,有未必盡曉 他說者。蓋他那前聖,是一時間或因事而言,或主一見而立此說。後來 人卻未見他當時之事,故不解得一一與之合。且如伊川解經,是據 他一時所見道理恁地說,未必便是聖經本旨。要之,他那箇說,卻亦是好說。且如易之『元亨利貞』,本來 只是大亨而利於正。雖有亨,若不正,則那亨亦使不得了。當時文王之意,祇是為 卜筮設,故祇有『元亨』,更無有不元亨;祇有『利貞』,更無不利貞。後來 夫子於彖既以『元亨利貞』為 四德,又於文言復 以為 言,故後人祇以為 四德,更不做『大亨利貞』說了。易只是為 卜筮而作,故周禮分明言太卜掌三易:連山歸藏周易。古人於卜筮之官立之,凡數 人。秦去古未遠,故周易亦以卜筮得不焚。今人纔說易是卜筮之書 ,便以為 辱累了易;見夫子說許多道理,便以為易 只是說道理。殊不知其言『吉凶悔吝』皆有理,而其教人之意無不在也。夫子見文王所謂『元亨利貞』者,把來 作四箇說,道理亦自好,故恁地說,但文王當時未有此意。今若以『元者善之長,亨者嘉之會 ,利者義之和,貞者事之幹 』,與來 卜筮者言,豈不大糊塗了他!要之,文王者自不妨孔子之說,孔子者自不害文王之說。然孔子卻不是曉 文王意不得,但他又自要說一樣 道理也。」道夫。

  某釋經,每下一字,直是稱等輕重,方敢寫出!方子。

  某解書 ,如訓詁一二字等處,多有不必解處,只是解書 之法如此;亦要教人知得,看文字不可忽略。賀孫。

  某所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