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朱子語類卷第七十五 易十一
上繫下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賾」字在說文曰:「雜亂也。」古無此字,只是「嘖」字。今從 「賾」,亦是口之義。「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 」,雖是雜亂,聖人卻於雜亂中見其不雜亂之理,便與下句「天下之至動而 不可亂」相對 。?。
「天下之至賾」與左傳 「嘖有煩 言」之「嘖」同。那箇從 「口」,這箇從 「●」,是箇口裏說話多、雜亂底意思,所以下面說「不可惡 」。若喚 做好字,不應說箇「可惡 」字也。「探賾索隱」,若與人說話時,也須聽他雜亂說將 出來 底,方可索他那隱底。淵。淳錄云:「本從 『口』,是喧鬧意。從 『●』旁亦然。」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正是說畫卦之初,聖人見陰陽變化,便畫出一畫,有一箇象,只管生去,自不同。六十四卦各是一樣 ,更生到千以上卦,亦自各一樣 。學蒙。
「擬諸其形容」,未便是說那水火風雷之形容。方擬這卦,看是甚形容,始去象那物之宜而名之。一陽在二陰之下,則象以雷,一陰在二陽之下,則象以風。擬,是比度之意。學蒙。
問:「『擬諸其形容』者,比度陰陽之形容。蓋聖人見陰陽變化雜亂,於是比度其形容而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曰:「也是如此,嘗得郭子和書 云,其先人云:『不獨是天地風雷水火山澤 謂之象,只是畫卦便是象。』也說得好。」學蒙。 問:「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 ,而觀其會 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 其吉凶,是故謂之『爻』。」曰:「『象』,言卦也;下截,言『爻』也。『會 通』者,觀眾理之會 ,而擇 其通者而行。且如有一事關著許多道理,也有父子之倫,也有君臣之倫,也有夫婦之倫。若是父子重,則就父子行將 去,而他有不暇計;若君臣重,則行君臣之義,而他不暇計。若父子之恩重,則便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 傷 』之義,而『委致其身』之說不可行。若君臣之義重,則當委致其身,而『不敢毀 傷 』之說不暇顧。此之謂『觀會 通』。」僩。
問:「『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 』,是說文王周公否?」曰:「不知伏羲畫卦之初,與連山歸藏有繫辭否;為 復 一卦只是六畫?」學蒙。
問:「『觀會 通,行其典禮』,是就會 聚處尋 一箇通路行將 去否?」曰:「此是兩 件。會 ,是觀眾理之會 聚處。如這一項君臣之道也有,父子兄弟之道也有:須是看得周遍,始得通,便是一箇通行底路,都無窒礙。典禮,猶言常禮常法。」又曰:「禮便是節文升降揖遜是也。但這箇『禮』字又說得闊,凡事物之常理皆是。」學蒙。
「一卦之中自有會 通,六爻又自各有會 通。且如屯卦,初九在卦之下,未可以進,為 屯之義;乾坤始交而遇險陷,亦屯之義;似草穿地而未申,亦屯之義。凡此數 義,皆是屯之會 聚處。若『盤桓利居貞』,便是一箇合行底,便是他通處也。」學蒙。
「觀會 通以行其典禮。」會 是眾理聚處,雖覺得有許多難易窒礙,必於其中卻得箇通底道理。謂如庖丁解牛,於族處卻『批大郤,導 大窾』,此是於其筋骨叢聚 之所,得其可通之理,故十九年刃若新發於硎。且如事理間,若不於會 處理會 ,卻只見得一偏,便如何行得通?須是於會 處都理會 ,其間卻自有箇通處,便如脈理相似。到得多處,自然通貫得,所以可『行其典禮』。蓋會 而不通,便窒塞而不可行;通而不會 ,便不知許多曲直錯雜處。」?。 問「『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 』,此是說天下之事物如此,不是說卦上否?」曰:「卦亦如此,三百八十四爻是多少雜亂!」學蒙。
「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 也。」蓋雜亂處,人易得厭惡 。然而這都是道理中合有底事,自合理會 ,故不可惡 。「言天下之至動 而不可亂也。」蓋動 亦是合有底,然上面各自有道理,故自不可亂。學蒙。
先生命二三子說書 畢,召蔡仲默及義剛語,小子侍立。先生顧義剛曰:「勞 公教之,不廢公讀書 否?」曰:「不廢。」因借先生所點六經。先生曰:「被人將去 ,都無本了。看公於句讀音訓,也大段子細。那『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 也』,是音作去聲字?是公以意讀作去聲?」曰:「只據 東萊音訓讀。此字有三音,或音作入聲。」池錄云:「或音亞,或如字,或烏 路反。」先生笑曰:「便是他們好恁地強說。」仲默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