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语类
2025蛇年运程详批完整版
广告x

《朱子语类》·朱子語類卷第十二 學六

持守  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為 本。士毅。

  聖賢千言萬語,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夔孫。

  古人言志帥、心君,須心有主張,始得。升卿。  心若不存,一身便無所主宰。祖道。

  纔出門,便千岐萬轍,若不是自家有箇主宰,如何得是!道夫。

  心在,群妄自然退聽。文蔚。  人只有箇心,若不降伏得,做甚麼人!一作:「如何做得事成!」僩。

  人只一心。識得此心,使無走作,雖不加防閑,此心常在。季札。

  人精神飛揚,心不在殼 子裏面,便害事。節。

  未有心不定而能進學者。人心萬事之主,走東走西,如何了得!砥。

  「只外面有些隙罅,便走了。」問:「莫是功夫間斷 ,心便外馳否?」曰:「只此心纔向外,便走了。」端蒙。

  人昏時,便是不明;纔知那昏時,便是明也。廣。

  人心常炯炯在此,則四體不待羈束,而自入規矩。只為 人心有散緩時,故立許多規矩來 維持之。但常常提警,教身入規矩內 ,則此心不放逸,而炯然在矣。心既常惺惺,又以規矩繩檢之,此內 外交相養之道也。升卿。

  今人心聳然在此,尚無惰慢之氣 ,況心常能惺惺者乎!故心常惺惺,自無客慮。升卿。

  古人瞽史誦詩之類,是規戒警誨之意,無時不然。便被他恁地炒,自是使人住不著。大抵學問須是警省。且如瑞巖和尚每日間常自問:「主人翁惺惺否?」又自答曰:「惺惺。」今時學者卻不如此。文蔚。

  人之本心不明,一如睡人都昏了,不知有此身。須是喚 醒,方知。恰如磕睡,彊自喚 醒,喚 之不已,終會 醒。某看來 ,大要工夫只在喚 醒上。然如此等處,須是體驗教自分明。士毅。

  人有此心,便知有此身。人昏昧不知有此心,便如人困睡不知有此身。人雖困睡,得人喚 覺,則此身自在。心亦如此,方其昏蔽,得人警覺,則此心便在這裏。廣。

  「學者工夫只在喚 醒上。」或問:「人放縱時,自去收斂 ,便是喚 醒否?」曰:「放縱只為 昏昧之故。能喚 醒,則自不昏昧;不昏昧,則自不放縱矣。」廣。

  心只是一箇心,非是以一箇心治一箇心。所謂存,所謂收,只是喚 醒。廣。

  人惟有一心是主,要常常喚 醒。敬仲。  須是猛省!淳。

  人不自知其病者,是未嘗去體察警省也。升卿。

  只是頻頻提起,久之自熟。文蔚。

  學者常用提省此心,使如日之升,則群邪自息。他本自光明廣大,自家只著些子力去提省照管他,便了。不要苦著力,著力則反不是。伯羽。  試定精神看一看,許多暗昧魍魎各自冰散瓦解。太祖月詩曰:「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 明!」日未上時,黑漫漫地,才一絲線,路上便明。伯羽。  人常須收斂 箇身心,使精神常在這裏。似擔 百十斤擔 相似,須硬著筋骨擔 !賀孫。

  大抵是且收斂 得身心在這裏,便已有八九分了。卻看道理有窒礙處,卻於這處理會 。為 學且要專 一。理會 這一件,便只且理會 這一件。若行時,心便只在行上;坐時,心便只在坐上。賀孫。

  學者須常收斂 ,不可恁地放蕩。只看外面如此,便見裏面意思。如佛家說,只於□□都看得見。才高,須著實用工,少間許多才都為 我使,都濟 事。若不細心用工收斂 ,則其才愈高,而其為 害愈大。又曰:「昔林艾軒在臨安,曾見一僧與說話。此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