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明史》志·卷三十七

古代的圣明君王,国家安定、功业成就而制作乐,以契合天地的本性,类同万物的性情。

天神来到而民心协和。

音乐,是抒发心中的音声。

君心协和,宇宙之内便没有不协和的。

因此音乐作于君上,便能化育下民。

秦、汉以后,这个道理渐渐衰微,音乐之道与国家的治理不相通,而人民的风俗一天天趋于奢侈淫靡。

明朝兴起,太祖决心推行雅正之乐。

这时,文臣冷谦、陶凯、詹同、宋濂、乐韶凤等人都通晓音律,互相研究切磋整饬改定。

而掌故空乏缺略,想要返还古音,没有途径。

太祖也正以民情苟且浇薄,务求用严厉的刑法来约束,对于躬行中庸谦和的根本,没有时间顾及。

文皇帝询问黄钟的乐律,百官浚有谁能应答。

英宗、景帝、宪宗、孝宗时代,宫廷乐器悬挂四面的制度只是文字上有记载而已。

朝廷宴享,郊坛祭祀,教坊乐官、道士之流,轻慢亵渎草率简略。

刘翔、胡瑞为此深切慨叹。

世宗以制礼作乐为己任,张鸡、李文察以精审音律而受到知遇,终究没有成就。

原因在于学士大夫的著述祇能论说乐律的理论,而实施于五音六律,便多不协和,乐官能记录音乐的实际演奏,却不懂得它的义蕴,因此整个明代没有人能明辨。

考察明代制礼作乐,大致集中了汉、唐、宋、丞人的旧有制度,而稍微改变了它的名称。

凡是声音仪容的次序,礼器、礼数的繁琐规定,在当时并不是不能明确地全部举出来,祇是雅俗杂糅,无法予以规正。

所以全部列于篇中,以供考察的人使用。

太祖当初攻下金陵,便建立主管乐的官。

第二年设置雅乐,以供给郊社祭祀时使用。

昊元年命令从此以后朝拜庆贺,不使用女乐。

在此之前,命令选择道童充任乐舞生,到这时纔完成。

太祖驾临戟门,召令学士朱升、范权引导乐舞生入宫拜见,检阅试用。

太祖亲自敲击石磬,命令朱升分辨五音。

朱升不能明辨,把宫音误辨为征音。

太祖嘲笑他的错误,命令乐生唱登歌一曲而结束。

这年设置太常司,它的官属有协律郎等官员。

元代末年有一个叫冷谦的人,懂得音律,善于演奏瑟,以道士隐居昊山,征召任协律郎,命令协和乐章的音谱,使乐生练习。

在灵璧采取石头来制作磬,在湖州采伐桐梓树来制作琴瑟。

于是考察订正四庙的雅乐,命令冷谦校定音律以及编钟、编磬等乐器,于是制定乐舞的制度。

乐生仍然用道童充任,舞生改用军民中俊秀的子弟充任。

又设置教坊司,主管宴会的大乐。

设置大使、副使、和声郎,左、右韶乐,左、右司乐,都用乐工来充任。

后来改和声郎为奉銮。

洪武元年春,皇帝亲自祭祀太社、太稷。

夏合祭于太庙。

这年冬茌圜丘祭祀昊天上帝。

第二年,在方丘祭祀皇地只,又依次祭祀先农、日月、太岁、风雷、山岳河渎、周天星辰、历代帝王、至圣文宣王孔子,都规定了乐舞的礼数,奏曲的名称。

圜丘。

迎接神灵,演奏《中和之曲》。

祭献玉帛,演奏《肃和之曲》。

供奉祭牲,演奏《凝和之曲》。

第一次献礼,演奏《寿和之曲》,舞《武功之舞》。

第二次献礼,演奏《豫和之曲》,最后一次献礼,演奏《熙和之曲》,都舞《文德之舞》。

撤除俎豆,演奏《雍和之曲》。

礼送神灵,演奏《安和之曲》。

望祀燎祭,演奏《时和之曲》。

方丘的祭仪都与此相同,而曲词不相同,改望祀燎祭为望祀痉埋。

太社太稷的祭仪,改迎接神灵演奏《广和之曲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