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明史》志·卷八

制定历法的人各有自己的渊源,史书应该详尽采录,使后世有参考的依据。

如《太初历》起源于音律,《大衍历》发端于蓍卜,都详细见于本历志。

《授时历》以测量检骏推算焉宗旨,祇求与天相合,不牵强附会音律、卦爻。

然而它立法的依据.数据的出处,以及日晷影长、行星度数,都有完整的书籍。

郭守堃、查履谦的传中,有书名可考。

《元史》全没有采录,现仅存奎盏的《议录》、《历经》的初稿。

后来改变三应率及数据表的数据,和割圆弧矢的方法、平立定三差的来源,都删去没有记载。

使作者的精辟见解湮汝无闻,有见识的人都为此感到道憾。

现在根据《大统历通轨》及《历草》等书,稍加编排,首先是历法原理,其次是数据表,再其次是推算。

而历法原理的细目有七项,是勾股测望,弧矢割圆,黄赤道差,黄赤道内外度,白道交周,日月五星平立定三差,里差刻漏。

在北京立四丈高的标尺,冬至日正午,测得影长七丈九尺八寸五分。

随即用简仪测得太阳南至地平二十六度四十六分半,焉半弧背。

求得矢度为五度九十一分半。

将周天半径,减去矢度,剩余五十四度九十六分为股,就是本地离头顶上太阳的度数。

用以弦股求勾的方法,求得勾为二十六度十七分六十六秒,就是太阳出地的半弧弦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