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明史》志·卷四十三
群臣的礼帽和服饰。
洪武元年,命令制作公服、朝服,以赏赐给各级官吏。
当时礼部说:“各位官员先前被任命的有官名而无固定职务的散官,与现在担任的职务品级高低不同。
例如御史董希哲先前被任命为朝列大夫澧州知州,然而担任七品的职务;省司郎中宋冕先前被任命焉亚中大夫黄州知腐,然而担任五品的职务。
散官与现在担任的职务不同,所以衣服式样颜色不能没有差异,请求确定它的制度。”于是诏令省部大臣讨论决定。
礼部又说:“唐朝制度,衣服式样颜色都以散官为标准。
元朝制度,散官职事官各自依从官品高的,衣服式样颜色由此确定。
开国之初衣服式样颜色依据散官,与唐朝制度相同。”于是规定衣服式样颜色根据散官,不考虑现任职务,于是所赏赐的袍服衣带也一概如此。
洪武三年,礼部说:“各个朝代所崇尚的颜色不一样。
夏崇尚黑色,商崇尚白色,周崇尚赤色,秦崇尚黑色,漠崇尚赤色,唐服饰崇尚黄色,旗帜崇尚赤色。
现今国家承接元朝的后面,效法周朝、汉朝、唐朝、宋朝,官服颜色所崇尚,用赤色焉适宜。”依从了礼部的意见。
文武官朝服。
洪武二十六年制定,凡是祭祀天地宗庙等的大祀、宣告皇帝祭祀封禅完毕的庆典、正月初一、冬至、皇帝的生日以及颁布诏书、宣读帝王的圣旨、进呈表章、传达帝王的命令,都采用有横脊的礼冠,赤色的绫罗上衣,白纱里衣,青色的领边,赤色的绫罗下裳,青色衣边,赤色的绫罗蔽膝,大带用赤、白两种颜色的绢,束衣用革带,佩系官印、勋章的彩色丝带佩绶,白色袜子黑色鞋。
一品到九品,以帽子上梁的数目为差别。
公爵的帽子八道梁,罩巾貂蝉冠,簪笔五道折,四根柱,香草五截,前面后面有玉蝉首饰。
侯爵七道梁,罩巾貂蝉冠,簪笔四道折,四根柱,香草四截,前面后面金蝉首饰。
伯爵七道梁,罩巾貂蝉冠,簪笔两道折,四根柱,香草两截,前面后面玳瑁蝉首饰。
都插野鸡尾羽毛。
驸马与侯一样,不插野鸡尾羽毛。
一品官,帽子七道梁,不用罩巾貂蝉冠,革带和佩带都是玉制的,系官印等物的绶带用黄、绿、赤、紫织成云凤花纹的四种颜色的锦缎,下面系着青色的丝织的网,玉制的绶环两个。
二品官,六道梁,革带,绶带上饰犀牛角制成的环,其余与一品官相同。
三品官,五道梁,革带用金饰,佩玉装饰,绶带用黄、绿、赤、紫织成云中仙鹤花纹锦缎,下面系青色丝织的网,金制绶环两个。
四品官。
四道梁,革带用金饰,佩饰用经过药物煮炼后色泽光润的石料药玉制成,其余的与三品官一样。
五品官,三道梁,革带用银装饰,上面嵌有花纹,佩饰用药玉,绶带用黄、绿、赤、紫织成盘旋飞翔猛雕花纹的锦缎,下面系结青色的丝织网,银制镀金绶环两个。
一品到五品,朝见皇帝时所执的狭长板子都是象牙制成。
六品、七品,二道梁,革带用银饰,佩饰用药玉,绶带用黄、绿、赤织成练鹊纹的三种颜色的锦缎,下面系结青色的丝织成的网,银制绶环两个。
惟独御史朝服用獬腐纹。
八品、九品,一道梁,革带饰以黑色的角质材料,佩饰用药玉,绶带用黄、绿织成潞踞花纹的两种颜色的锦缎,下面系结青色的丝织成的网,铜制绶环两个。
六品到九品,朝板都用槐木制成。
负责值勤守卫的武官,朝服另有样式颜色。
没有入品级的其它官员,皇帝大会群臣朝拜庆贺、进献表奏行礼时祇穿公服。
洪武三十年下令比照九品官,穿朝服。
嘉靖八年,修改朝服的式样。
梁冠与以前的样式相同,上衣赤色绫罗青色衣边,长度超过腰七寸,不掩盖下面的裙子。
里衣用白纱制成,青色衣边。
下面的裙子用七幅,前面三幅后面四幅,每幅三个褶子,赤色绫罗青色衣边。
蔽膝连结革带。
绶带,各自依据品级织花样。
革带的后面是佩绶,系在革带上而又掩盖革带。
绶环也各依据品级,用玉、犀角、金、银、铜制成,不将它织在绶上。
大带表面里面都是素色,祇有两边充耳以及下垂部分镶绿色的边,又用青色的丝带缠住它。
革带都与从前的样式一样。
佩戴的玉完全按照《诗传》中所说的制度,去掉一对下垂的珠串以及佩玉上面的两块横玉。
三品官以上用玉制,四品官以下用药玉制,至于袜鞋都与从前的样式一致。
万历五年,命令各级官吏正月初一朝拜庆贺,不得越分穿红色的鞋。
旧例,十一月各级官吏戴耳套。
这年来朝见皇帝的外地官员以及举人、监生,不允许戴耳套入宫朝见。
凡是皇帝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