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明史》志·卷六十三

淮河,源出河南平氏胎簪山。

经过桐柏,它的水流开始增大。

往东到固始,流入南篷题州境内,往东汇合汝、颖各水。

经过寿州北,肥水流入其中。

到达怀远城柬,涡水流入其中。

往东经过凤阳、临淮,濠水流入其中。

又经遇五河县南,然后容纳沧、沱、潦、潼各水,水势强大流速湍急。

经过泗州城南,稍微往东则汴水流入其中。

经过龟山山脚,逐渐转而向北,汇合于洪泽、阜陵、泥墩、万家各湖水。

往东北到清河,往南汇合大河,就是古代的泗口,也叫做清口,这就是黄河、淮河交叉的地方。

淮河的南岸,漕河流入其中,就是所说的清江浦口。

又往东经过淮安北、安东南然后到达大海。

丞乐七年,淮河在寿州决堤,泛滥于中都。

正统三年,淹没清河。

天顺四年,淹没凤阳。

都随时进行修筑,没有造成大的灾害。

正德十二年,又在漕河堤岸决口,灌注泗州。

泗州,祖陵在那里,其地势最低下。

原先,淮河从安东云梯关流入大海,没有向旁边泛滥成灾。

等到与黄河汇合,黄河水势强大,争夺淮河入海之路,淮水不能与黄水对抗,往往回转而向东流。

陈埴开通清江浦,于是,修筑高家堰旧堤来保护它。

淮安、扬州依赖它可以不用担心,然而在凤阳、泗州之间多次造成灾害。

嘉靖十四年,采用总河都御史刘天和的计策,修筑堤岸护卫皇陵,因而高堰纔牢固,淮水畅流出清口,凤阳、泗州的灾难消除。

隆庆四年,总河都御史翁大立又上奏疏通淮河工程竣工,淮河更加没有事故发生。

到了万历三年三月,高家堰溃决,高、宝、兴、盐成为巨大的湖泽。

而黄河水紧跟淮水,并且逐渐逼近凤阳、泗州。

于是命令修建泗州皇陵护城石堤二百余丈,泗州得到石堤的保护稍微安宁。

于是,总漕侍郎昊桂芳说:“黄河在崔镇决堤,清河道路淤塞。

黄河水强大淮水弱小,向南改道而灌注于山阳、高、宝,请赶快保护湖堤。”皇帝命令周密地谋划使其有利。

给事中汤聘尹建议请求导引淮水流入艮江。

正值黄河水从老黄河直奔入海,淮水得以趁机流出清口。

昊桂芳上报,这一建议就搁置下来了。

六年,总河都御史潘季驯说:“高堰,是淮安、扬州的出入之处,而且是黄水、淮水的最为紧要之处。

要想导引黄河流入大海,必须凭借淮水来冲刷泥沙。

淮水向南溃决,那么浊流就会停止,清口也会被堵塞。

黄河必然会演决泛滥,上游之水流行于平坦之地,因此。

邳州、徐州、凤阳、泗州全都成为巨大的湖泽。

这是淮水发生祸害因而黄水也发生祸害,黄水发生祸害因而漕河也发生祸害,相互联系造成的。”于是修筑高堰堤岸,起于武家墩,经过大小涧、阜陵湖、周桥、翟坝,长八十里,使淮水不能往东流。

又因为淮水北岸有王筒、张福二河口排泄入黄河,水力分散,清口容易淤浅,而且黄水多从这里倒灌入淮河,于是修筑堤防护卫它。

使淮水没有地方流出,黄水没有地方流入,整个淮水全部直奔清口,汇合大河入海。

然而,淮水虽然出清口,也往西浸淫凤阳、泗州。

万历八年,雨多而造成内滂,淮水迫近泗州城,并且到了祖陵台阶中间。

御史陈用宾上报。

给事中王道成于是说:“黄河水没有上涨,淮安、泗州之间偶然集中久降大雨,而清口已经不可排放。

应当命令河臣疏导堵塞。”潘季驯说:“黄河、淮河合流向东灌注,水流非常迅急。

泗州小山盘绕,雨后积水来不及排放,因此而泛滥。

要想疏通,则下游已经很深,不可疏浚;要想堵塞,则上游不可迎水而堵。”于是命令潘季驯察看测量,最后听住它而已。

十六年,潘季驯又担任总河,加筑泗州防护堤岸数千丈,全都用石砌成。

万历十九年九月,淮idi淹没泗州,高于城外护城河,因此,堵塞进水口以防止向城内灌注。

于是,城中积水不能排放,住在城中的百姓十分之九被淹没,淹到了祖陵。

疏通排放的意见不统…,潘季驯认为应当听任其自行消退。

恰巧他吐血请求返回,言官因而请求准许他离去。

然后,皇帝派遣给事中张贞观前去勘测,适逢总河尚书舒应龙等详细商议并将其上奏,计策没有最后确定。

连续数年,淮河向东在高良涧决堤,向西灌注泗州皇陵。

皇帝大怒,削去舒应龙官职,派遣给事中张企程前往勘测。

议论的人多请求拆毁高堰,总河尚书杨一魁与张企程不听从,却极力请求分流黄河导引淮河。

于是,修建武家墩经河闸,排放淮水经由永济河到达泾河,下流到射阳潮流入大海。

又修建高良涧及周桥碱水石闸门,用来排放淮水,一从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