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 李賢注
广告x

《後漢書 李賢注》·後漢書卷十二 王劉張李彭盧列傳第二

王昌一名郎,趙國邯鄲人也。素為卜相工,明星歷,常以為河北有天子氣。時趙繆王子林〔一〕好奇數,〔二〕任俠於趙、魏閒,多通豪猾,而郎與之親善。初,王莽篡位,長安中或自稱成帝子子輿者,莽殺之。〔三〕郎緣是詐稱真子輿,云「母故成帝謳者,嘗下殿卒僵,須臾有黃氣從上下,半日乃解,遂妊身就館。趙后欲害之,〔四〕偽易他人子,以故得全。〔五〕〔子〕輿年十二,識命者郎中李曼卿,〔六〕與俱至蜀;十七,到丹陽;〔七〕二十,還長安;展轉中山,來往燕、趙,以須天時」。〔八〕林等愈動疑惑;乃與趙國大豪李育、張參等通謀,規共立郎。會人閒傳赤眉將度河,林等因此宣言赤眉當〔至〕,立劉子輿以觀眾心,百姓多信之。

〔一〕 景帝七代孫也。

  〔二〕 術數。

  〔三〕 王莽傳曰,時男子武仲自稱劉子輿。

  〔四〕 趙飛燕也。

  〔五〕 東觀記曰「宮婢生子,正與同時,即易之」也。

  〔六〕 識命謂知天命也。

  〔七〕 丹陽,楚所封地,在今歸州秭歸縣東也。

  〔八〕 須,待也。

  更始元年十二月,林等遂率車騎數百,晨入邯鄲城,止於王宮,〔一〕立郎為天子。林為丞相,李育為大司馬,張參為大將軍。分遣將帥,徇下幽、冀。移檄州郡曰:「制詔部剌史、郡太守(曰):朕,孝成皇帝子子輿者也。昔遭趙氏之禍,因以王莽篡殺,賴知命者將護朕躬,〔二〕解形河濱,削跡趙、魏。〔三〕王莽竊位,獲罪於天,天命佑漢,故使東郡太守翟義、嚴鄉侯劉信,擁兵征討,出入胡、漢。普天率土,知朕隱在人閒。南嶽諸劉,為其先驅。〔四〕朕仰觀天文,乃興于斯,以今月壬辰即位趙宮。休氣熏蒸,應時獲雨。蓋聞為國,子之襲父,古今不易。劉聖公未知朕,故且持帝號。諸興義兵,咸以助朕,皆當裂土享祚子孫。已詔聖公及翟太守,亟與功臣詣行在所。〔五〕疑刺史、二千石皆聖公所置,未睹朕之沈滯,或不識去就,強者負力,〔六〕弱者惶惑。今元元創痍,已過半矣,〔七〕朕甚悼焉,故遣使者班下詔書。」郎以百姓思漢,既多言翟義不死,故詐稱之,以從人望。於是趙國以北,遼東以西,皆從風而靡。

〔一〕 故趙王之宮也。

  〔二〕 東觀記曰,知命者謂侍郎韓公等。

  〔三〕 解形猶脫身也。

  〔四〕 聖公、光武本自舂陵北徙。故舂陵近衡山,故曰「南嶽諸劉」也。

  〔五〕 天子所在曰行在所。

  〔六〕 負,恃也

  〔七〕 痍,傷也。

  明年,光武自薊得郎檄,南走信都,〔一〕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