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 李賢注》·後漢書卷四 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孝和皇帝諱肇,〔一〕肅宗第四子也。母梁貴人,為竇皇后所譖,憂卒,竇后養帝以為己子。建初七年,立為皇太子。
〔一〕 謚法曰:「不剛不柔曰和。」伏侯古今注曰:「肇之字曰始。肇音兆」臣賢案:許慎說文「肇音大可反,上諱也」。但伏侯、許慎並漢時人,而帝諱不同,蓋應別有所據。
章和二年二月壬辰,即皇帝位,年十歲。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
三月丁酉,改淮陽為陳國,〔一〕楚郡為彭城國,〔二〕西平并汝南郡,〔三〕六安復為廬江郡。〔四〕遺詔徙西平王羨為陳王,六安王恭為彭城王。
〔一〕 今陳州。
〔二〕 今徐州。
〔三〕 西平,縣,故柏子國也。在今豫州吳房縣西北。
〔四〕 即今廬州廬江縣西故舒城是。
癸卯,葬孝章皇帝于敬陵。〔一〕
〔一〕 在洛陽城東南三十九里。古今注曰:「陵周三百步,高六丈二尺。」
庚戌,皇太后詔曰:「先帝以明聖,奉承祖宗至德要道,天下清靜,庶事咸寧。今皇帝以幼年,煢煢在疚,〔一〕朕且佐助聽政。外有大國賢王並為蕃屏,內有公卿大夫統理本朝,恭己受成,夫何憂哉!〔二〕然守文之際,必有內輔以參聽斷。侍中憲,朕之元兄,行能兼備,忠孝尤篤,先帝所器,親受遺詔,當以舊典輔斯職焉。憲固執謙讓,節不可奪。今供養兩宮,〔三〕宿衛左右,厥事已重,亦不可復勞以政事。故太尉鄧彪,元功之族,三讓彌高,〔四〕海內歸仁,為群賢首,先帝褒表,欲以崇化。今彪聰明康彊,可謂老成黃耇矣。〔五〕其以彪為太傅,賜爵關內侯,錄尚書事,百官總己以聽,〔六〕朕庶幾得專心內位。於戲!群公其勉率百僚,各修厥職,愛養元元,綏以中和,稱朕意焉。」
〔一〕 疚,病也。煢煢然在憂病之中也。「煢」或作「嬛」。詩周頌云:「嬛嬛在疚。」
〔二〕 孔子曰:「舜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尚書曰:「予小子垂拱仰成。」
〔三〕 兩宮謂帝宮、太后宮。
〔四〕 元功謂高密侯禹也。彪父邯,中興初有功,封鄳侯。父卒,彪讓國異母弟鳳。論語孔子曰:「太伯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鄭玄注云:「太伯,周太王之長子,欲讓其弟季歷。太王有疾,太伯因適吳、越採藥,太王薨而不返,季歷為喪主,一讓也。季歷赴之,不來奔喪,二讓也。終喪之後,遂斷髮文身,三讓也。」彪讓封弟,故以比之。鄳音莫杏反。
〔五〕 老成言老而有成德也。詩大雅曰:「雖無老成人。」黃謂髮落更生黃者。耇亦老也。詩序曰:「外尊事黃耇。」
〔六〕 古者君在諒闇,百官總己之職事以聽於冢宰。錄尚書事則冢宰之任也。
辛酉,有司上奏:「孝章皇帝崇弘鴻業,德化普洽,垂意黎民,留念稼穡。文加殊俗,武暢方表,界惟人面,無思不服。巍巍蕩蕩,莫與比隆。〔一〕周頌曰:『於穆清廟,肅雝顯相。』〔二〕請上尊廟曰肅宗,共進武德之舞。」制曰:「可。」
〔一〕 「巍巍乎其有成功,蕩蕩乎人無能名焉。」孔子美帝堯之詞,見論語。
〔二〕 清廟,文王廟也。於穆,歎美之詞,言助祭者禮儀敬且和也。
癸亥,陳王羨、彭城王恭、樂成王黨、下邳王衍、梁王暢始就國。〔一〕
〔一〕 建初三年,章帝不忍與諸王乖離,皆留京師,今遣之國。
夏四月丙子,謁高廟。丁丑,謁世祖廟。
戊寅,詔曰:「昔孝武皇帝致誅胡、越,故權收鹽鐵之利,〔一〕以奉師旅之費。自中興以來,匈奴未賓,永平末年,復修征伐。先帝即位,務休力役,然猶深思遠慮,安不忘危,探觀舊典,復收鹽鐵,欲以防備不虞,寧安邊境。而吏多不良,動失其便,以違上意。先帝恨之,故遺戒郡國罷鹽鐵之禁,縱民煮鑄,入稅縣官如故事。〔二〕其申敕刺史、二千石,奉順聖旨,勉弘德化,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一〕 武帝使孔僅、東郭咸陽乘傳舉行天下鹽鐵,作官府收利,私家更不得鑄鐵煮鹽。
〔二〕 前書音義曰:「縣官謂天子。」
五月,京師旱。詔長樂少府桓郁侍講禁中。〔一〕
〔一〕 長樂宮之少府也。郁,桓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