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 李賢注》·後漢書卷十下 皇后紀第十下
安思閻皇后諱姬,〔一〕河南滎陽人也。祖父章,永平中為尚書,以二妹為貴人。章精力曉舊典,久次,當遷以重職,顯宗為後宮親屬,竟不用,出為步兵校尉。〔二〕章生暢,暢生后。
〔一〕 謚法曰:「謀慮不愆曰思。」
〔二〕 漢官儀曰「比二千石,掌宿衛兵,屬北軍中候」也。
后有才色。元初元年,以選入掖庭,甚見寵愛,為貴人。二年,立為皇后。后專房妒忌,帝幸宮人李氏,生皇子保,遂鴆殺李氏〔一〕。三年,以后父侍中暢為長水校尉,封北宜春侯,〔二〕食邑五千戶。四年,暢卒,謚曰文侯,子顯嗣。
〔一〕 鴆,毒鳥也。食蝮。以其羽畫酒中,飲之立死。
〔二〕 北宜春,縣,屬汝南郡。以豫章有宜春,故此加北。故城在今豫州汝陽縣西南也。
建光元年,鄧太后崩,帝始親政事。顯及弟景、耀、晏並為卿校,典禁兵。延光元年,更封顯長社(縣)侯,〔一〕食邑萬三千五百戶,追尊后母宗為滎陽君。〔二〕顯、景諸子年皆童齔,〔三〕並為黃門侍郎。后寵既盛,而兄弟頗與朝權,后遂與大長秋江京、中常侍樊豐等共譖皇太子保,廢為濟陰王。
〔一〕 長社,縣,屬潁川郡。前書音義曰:「其社中樹暴長,故名長社。」今許州縣。
〔二〕 續漢志曰:「婦人封君,儀比公主,油犍軿車,帶綬以采組為緄帶,各如其綬色,黃金辟邪加其首為帶。」
〔三〕 大戴禮曰:「男八歲而齔,女七歲而齔。」齔,毀齒也,音初刃反。
四年春,后從帝幸章陵,帝道疾,崩於葉縣。后、顯兄弟及江京、樊豐等謀曰:「今晏駕道次,〔一〕濟陰王在內,邂逅公卿立之,還為大害。」乃偽云帝疾甚,徙御臥車。行四日,驅馳還宮。明日,詐遣司徒劉(喜)〔熹〕詣郊廟社稷,告天請命。其夕,乃發喪。尊后曰皇太后。皇太后臨朝,〔二〕以顯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
〔一〕 晏,晚也。臣下不敢斥言帝崩,猶言晚駕而出。
〔二〕 蔡邕獨斷曰:「少帝即位,太后即代攝政,臨前殿,朝群臣。太后東面,少帝西面。群臣奏事上書,皆為兩通,一詣后,一詣少帝。」
太后欲久專國政,貪立幼年,與顯等定策禁中,迎濟北惠王子北鄉侯懿,〔一〕立為皇帝。顯忌大將軍耿寶〔二〕位尊權重,威行前朝,乃風有司奏寶及其黨與中常侍樊豐、虎賁中郎將謝惲、惲弟侍中篤、篤弟大將軍長史宓、〔三〕侍中周廣、阿母野王君王聖、聖女永、永婿黃門侍郎樊嚴等,更相阿黨,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為唱和,皆大不道。豐、惲、廣皆下獄死,家屬徙比景;〔四〕宓、嚴減死,髡鉗;貶寶為則亭侯,遣就國,自殺;王聖母子徙鴈門。於是景為衛尉,耀城門校尉,晏執金吾,兄弟權要,威福自由。
〔一〕 惠王名壽,章帝子也。
〔二〕 耿弇之弟舒之孫。
〔三〕 善文曰:「惲字伯周。宓字仲周,篤字季周。」
〔四〕 比景,縣名,屬日南郡。前書音義曰:「日中於頭上,景在己下,故名之。」
少帝立二百餘日而疾篤,顯兄弟及江京等皆在左右。京引顯屏語曰:「北鄉侯病不解,國嗣宜時有定。前不用濟陰王,今若立之,後必當怨,又何不早徵諸王子,簡所置乎?」顯以為然。及少帝薨,京白太后,徵濟北、河閒王子。未至,而中黃門孫程合謀殺江京等,立濟陰王,是為順帝。顯、景、晏及黨與皆伏誅,遷太后於離宮,家屬徙比景。明年,太后崩。在位十二年,合葬恭陵。
帝母李氏瘞在洛陽城北,帝初不知,莫敢以聞。及太后崩,左右白之,帝感悟發哀,親到瘞所,更以禮殯,上尊謚曰恭愍皇后,葬恭北陵,為策書金匱,藏于世祖廟。〔一〕
〔一〕 在恭陵之北,因以為名。漢官儀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