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 李賢注
广告x

《後漢書 李賢注》·後漢書卷三十上 蘇竟楊厚列傳第二十上

蘇竟字伯況,扶風平陵人也。平帝世,竟以明易為博士講書祭酒。〔一〕善圖緯,能通百家之言。王莽時,〔與〕劉歆等共典校書,拜代郡中尉。時匈奴擾亂,北邊多罹其禍,竟終完輯一郡。光武即位,就拜代郡太守,使固塞以拒匈奴。建武五年冬,盧芳略得北邊諸郡,帝使偏將軍隨弟屯代郡。〔二〕竟病篤,以兵屬弟,詣京師謝罪。拜侍中,數月,以病免。

〔一〕 王莽置六經祭酒,秩上卿,每經各一人,竟為講尚書祭酒。

  〔二〕 隨姓,弟名也。弟音悌。

  初,延岑護軍鄧仲況擁兵據南陽陰縣為寇,〔一〕而劉歆兄子龔為其謀主。〔二〕竟時在南陽,與龔書曉之曰:

〔一〕 陰,縣名,屬南陽郡,故城在今襄州穀城縣界北。

  〔二〕 臣賢案:前書及三輔決錄並云向曾孫,今言歆兄子,則不同也。

  君執事無恙。〔一〕走昔以摩研編削之才,〔二〕與國師公從事出入,校定祕書,〔三〕竊自依依,末由自遠。蓋聞君子愍同類而傷不遇。人無愚智,莫不先避害然後求利,先定志然後求名。昔智果見智伯窮兵必亡,故變名遠逝,〔四〕陳平知項王為天所棄,故歸心高祖,皆智之至也。〔五〕聞君前權時屈節,北面延牙,〔六〕乃後覺悟,棲遲養德。〔七〕先世數子,又何以加。〔八〕君處陰中,土多賢士,若以須臾之閒,研考異同,揆之圖書,測之人事,則得失利害,可陳於目,何自負畔亂之困,不移守惡之名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