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書 李賢注》·後漢書卷四十七 班梁列傳第三十七
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為人有大志,不修細節。然內孝謹,居家常執勤苦,不恥勞辱。有口辯,而涉獵書傳。〔一〕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詣校書郎,〔二〕超與母隨至洛陽。家貧,常為官傭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歎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閒乎?」〔三〕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壯士志哉!」其後行詣相者,曰:「祭酒,布衣諸生耳,〔四〕而當封侯萬里之外。」超問其狀。相者指曰:「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久之,顯宗問固「卿弟安在」,固對「為官寫書,受直以養老母」。帝乃除超為蘭臺令史,〔五〕後坐事免官。
〔一〕 涉如涉水,獵如獵獸。言不能周悉,粗窺覽之也。東觀記曰:「超持公羊春秋,多所窺覽。」
〔二〕 校書郎,解見班固傳。
〔三〕 傅介子,北地人。昭帝時使西域,刺殺樓蘭王,封義陽侯。張騫,漢中人,武帝時鑿空開西域,封博望侯。續漢書作「久弄筆研乎」。華嶠書作「久事筆耕乎」。研音硯。
〔四〕 一坐所尊,則先祭酒。今稱祭酒,相尊敬之詞也。
〔五〕 續漢志曰:「蘭臺令史六人,秩百石,掌書劾奏及印主文書。」
十六年,奉車都尉竇固出擊匈奴,以超為假司馬,將兵別擊伊吾,戰於蒲類海,多斬首虜而還。〔一〕固以為能,遣與從事郭恂俱使西域。
〔一〕 伊吾,匈奴中地名,在今伊州納職縣界。前書音義曰「蒲類,匈奴中海名,在敦煌北」也。
超到鄯善,〔一〕鄯善王廣奉超禮敬甚備,後忽更疏懈。超謂其官屬曰:「寧覺廣禮意薄乎?此必有北虜使來,狐疑未知所從故也。明者睹未萌,況已著邪。」乃召侍胡詐之曰:「匈奴使來數日,今安在乎?」侍胡惶恐,具服其狀。超乃閉侍胡,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與共飲,酒酣,因激怒之曰:「卿曹與我俱在絕域,〔二〕欲立大功,以求富貴。今虜使到裁數日,而王廣禮敬即廢;如令鄯善收吾屬送匈奴,骸骨長為豺狼食矣。為之柰何?」官屬皆曰:「今在危亡之地,死生從司馬。」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當今之計,獨有因夜以火攻虜,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盡也。滅此虜,則鄯善破膽,功成事立矣。」眾曰:「當與從事議之。」超怒曰:「吉凶決於今日。從事文俗吏,聞此必恐而謀泄,死無所名,非壯士也!」眾曰:「善」。初夜,遂將吏士往奔虜營。會天大風,超令十人持鼓藏虜舍後,約曰:「見火然,皆當鳴鼓大呼。」餘人悉持兵弩夾門而伏。超乃順風縱火,前後鼓噪。虜眾驚亂,超手格殺三人,吏兵斬其使及從士三十餘級,餘眾百許人悉燒死。〔三〕明日乃還告郭恂,恂大驚,既而色動。超知其意,舉手曰:「掾雖不行,班超何心獨擅之乎?」恂乃悅。超於是召鄯善王廣,以虜使首示之,一國震怖。超曉告撫慰,遂納子為質。還奏於竇固,固大喜,具上超功效,并求更選使使西域。帝壯超節,詔固曰:「吏如班超,何故不遣而更選乎?今以超為軍司馬,令遂前功。」超復受使,固欲益其兵,超曰:「願將本所從三十餘人足矣。如有不虞,多益為累。」
〔一〕 鄯善本西域樓蘭國也,昭帝元鳳四年改為鄯善。去陽關一千六百里,去長安六千一百里也。
〔二〕 曹,輩也。
〔三〕 東觀記曰「斬得匈奴節使屋賴帶、副使比離支首及節」也。
是時于窴王廣德新攻破莎車,遂雄張南道,〔一〕而匈奴遣使監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