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汉书》传·公孙弘传
公孙弘,..川薛地人。
年轻时当狱吏,有过错,被免职。
家里贫穷,在海岛上放猪。
四十多岁后,才开始学习《春秋》各家学说。
武帝刚继位,征召贤良、文学之士,这年公孙弘六十岁,因贤良被征为博士。
出使匈奴,回国后汇报情况,不合武帝心意,皇上发怒,认为他没有才能,公孙弘只好上书称病,免职回家。
元光五年(前130),又征召贤良、文学士,..川国又推荐公孙弘。
公孙弘推辞说“:以前曾经西行上京,因为没有才能被免了职,希望改送别人。”..川城中人坚持推荐他。
公孙弘分配在太常。
皇上向儒生们发布诏书,诏书说:听说上古天下大治,犯了法的人,在他的衣帽上画上标志,改换服装,以示惩罚,可是老百姓不犯法;那时阴阳调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甘露普降,风雨适时,嘉禾出现,朱草萌生,山上有草木,沼泽不干枯;麒麟凤凰在郊野,龟龙在沼泽游弋,黄河出图,洛水出书;父亲不会失去儿子,兄长不会为弟弟哭泣;北部能征调渠搜国,南部绥抚交阝止国,凡是舟车能到达的地方,人类足迹踏及的地方,所有有脚走路、有口呼吸的生物,都各得所宜。
朕很赞许。
现在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各位大夫研究先圣学说,明晓君臣之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