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汉书》志·郊祀志下
这时已消灭了两粤,粤人勇之便说“粤人习俗崇尚鬼神,而且他们祭祀时经常见到鬼,常有效。以前束瓯王尊敬鬼神,寿命达一百六十岁。他的后代怠慢鬼神,所以寿命就减少了。”于是就命粤巫建立粤地的祝祠,设立没有坛的台,也祭祀天神、上帝和百鬼,用鸡骨进行占卜。皇上对此感到可信,粤祠用鶸骨占卜从造时开始。
公孙卿说:“仙人是可以见到的,皇上前往得太急迫了,因此没能见到。现在陛下可以像缑氏城一样建立馆,陈设干肉和枣子,神人应该可以请来。而且仙人喜欢居住楼阁。”于是天子令在长安建造飞廉、桂馆,在甘泉宫建造益寿、延寿馆,派公孙卿带着符节布置祭品去迎接神人。于是建造通天台,在下面陈设祭品,以招来神仙之类。于是甘泉宫再建造前殿,开始扩大各宫室。夏天,有芝草生长在甘泉宫的房中。天子因为堵黄河缺口,兴建了通天台,好像有神光出现,于是天子下韶大赦天下。
过了一年,讨伐朝鲜。夏天,天旱。公孙卿说:“黄帝时祭天就天旱,封土干了三年。”皇上于是下诏:“天旱,是希望封土干燥吗?大概是令天下恭敬地祭祀灵星。”
又过了一年,天子郊祀雍城的五峙,打通回中的路,于是便向北出萧关,经过独鹿、鸣泽,从西河回来,到河东祭祀后土。
第二年冬天,天子巡视南郡,到江陵后再东行。登上潜地的天柱山行祭礼,天柱山号称南岳。乘船沿江而下,从浔阳出了枞阳,经过彭蠡,礼祭那裹的名山大川。向北到琅邪,沿海路
而上。四月,到奉高举行祭天仪式。
起初,天子在泰山祭天时,泰山东北山脚古时候有一处明堂,地势险要,不宽敞。天子打算在奉高旁修建明堂,但不清楚建造明堂的制度。济南人公玉带献上黄帝时候的明堂图案。明堂中有一殿堂,四面没有墙壁,用茅草盖房,殿与水流相通,水流环绕宫墙,建有上下两层通道,上面有楼,从西南方向进入,名叫昆仑,天子从这裹进去,以拜祀上帝。于是皇上命在奉高汶水上建造明堂,跟公玉带所献的图一模一样。等到这年修建封土,就在明堂的上座祭祀泰一、五帝,配以高皇帝庙的神座与之相对。在下房用二十太牢祭祀后土。天子从昆仑的路进入,开始用郊祭一样的礼仪在明堂拜祭。行礼完后,就在堂下烧柴燎祭。皇上又登上泰山,自己在山顶秘密祭祀。在泰山下面祭祀五帝,各自按照他们的方位,黄帝和赤帝并在一处,有关官员在一边侍候祭祀。山上举起火把,山下也举火相应。回来到达甘泉宫,郊祀泰峙。春天到汾阴,祭祀后上。又过了一年,皇帝到泰山,因为十一月甲子初一冬至就在明堂祭祀上帝,不进行修建封土。有赞辞说:“上天增授给皇帝泰元神策,周而复始。皇帝虔诚地祭祀泰一。”束到海上,考察入海的人和访求神仙的方士,没有得到应证,但仍增派人员,希望能遇到神仙。乙酉,柏梁发生火灾。十二月甲午初一,皇上亲自到高里祭土,祭祀后土。光临勃海,将望祀蓬莱等地,希望到殊庭那裹去。
皇上回来后,因为柏梁遭受火灾的缘故,在甘泉宫接受郡国所上的计簿。公孙卿说道:“黄帝建成青灵台后,过了十二天就被烧了,黄帝于是建造明庭。明庭,就是甘泉宫。”方士大多说古代帝王有建都甘泉的。这以后天子又在甘泉接受诸侯朝见,甘泉就作为诸侯的官舍。勇之便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