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2025蛇年运程详批完整版
广告x

《史記》·史記卷二十九 河渠書第七

夏書曰:禹抑洪水十三年,過家不入門。〔一〕陸行載車,水行載舟,泥行蹈毳,山行即橋。〔二〕以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通九道,陂九澤,〔三〕度九山。〔四〕然河菑衍溢,害中國也尤甚。唯是為務。故道河自積石歷龍門,〔五〕南到華陰,〔六〕東下砥柱,〔七〕及孟津、〔八〕雒汭,至于大邳。〔九〕於是禹以為河所從來者高,水湍悍,〔一〇〕難以行平地,數為敗,乃冢二渠以引其河。〔一一〕北載之高地,過降水,〔一二〕至于大陸,〔一三〕播為九河,〔一四〕同為逆河,入于勃海〔一五〕九川既疏,九澤既灑,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一〕索隱抑音憶。抑者,遏也。洪水滔天,故禹遏之,不令害人也。漢書溝洫志作「堙」。堙,抑,皆塞也。

  〔二〕集解徐廣曰:「橋,近遙反。一作『檋』。檋,直轅車也,音己足反。尸子曰『山行乘樏』。音力追反。又曰『行塗以楯,行險以撮,行沙以軌』。又曰『乘風車』。音去喬反。」索隱毳字亦作「橇」,同音昌芮反。注以撮,子芮反,又子絕反,與蕝音同。

  〔三〕正義顏師古云:「通九州之道,及障遏其澤也。」

  〔四〕正義度,田洛反。釋名云「山者,產也」。治水以志九州山澤所生物產,言於地所宜,商而度之,以制貢賦也。

  〔五〕正義在同州韓城縣北五十里,為鑿廣八十步。

  〔六〕正義華陰縣也。魏之陰晉,秦惠文王更名寧秦,漢高帝改曰華陰也。

  〔七〕正義厎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