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广告x

《史記》·史記卷二十七 天官書第五

索隱案:天文有五官。官者,星官也。星座有尊卑,若人之官曹列位,故曰天官。正義張衡云:「文曜麗乎天,其動者有七,日月五星是也。日者,陽精之宗;月者,陰精之宗;五星,五行之精。眾星列布,體生於地,精成於天,列居錯峙,各有所屬,在野象物,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其以神著有五列焉,是有三十五名:一居中央,謂之北斗;四布於方各七,為二十八舍;日月運行,曆示吉凶也。」

  中宮〔一〕天極星,〔二〕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三〕旁三星三公,〔四〕或曰子屬。後句四星,〔五〕末大星正妃,〔六〕餘三星後宮之屬也。環之匡衛十二星,藩臣。皆曰紫宮。〔七〕

  〔一〕索隱姚氏案:春秋元命包云「官之為言宣也,宣氣立精為神垣」。又文耀鉤曰「中宮大帝,其精北極星。含元出氣,流精生一也」。

  〔二〕索隱案:爾雅「北極謂之北辰」。又春秋合誠圖云「北辰,其星五,在紫微中」。楊泉物理論云「北極,天之中,陽氣之北極也。極南為太陽,極北為太陰。日、月、五星行太陰則無光,行太陽則能照,故為昏明寒暑之限極也。」

  〔三〕索隱案:春秋合誠圖云「紫微,大帝室,太一之精也」。正義泰一,天帝之別名也。劉伯莊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貴者也。」

  〔四〕正義三公三星在北斗杓東,又三公三星在北斗魁西,並為太尉、司徒、司空之象,主變出陰陽,主佐機務。占以徙為不吉,居常則安,金、火守之並為咎也。

  〔五〕索隱句音鉤。句,曲也。

  〔六〕索隱案:援神契云「辰極橫,后妃四星從,端大妃光明」。又案:星經以後句四星名為四輔,其句陳六星為六宮,亦主六軍,與此不同也。

  〔七〕索隱案:元命包曰「紫之言此也,宮之言中也,言天神運動,陰陽開閉,皆在此中也」。宋均又以為十二軍,中外位各定,總謂之紫宮也。

  前列直斗口〔一〕三星,隨北端兌,〔二〕若見若不,曰陰德,〔三〕或曰天一。〔四〕紫宮左三星曰天槍,〔五〕右五星曰天棓,〔六〕後六星絕漢抵營室,曰閣道。〔七〕

  〔一〕索隱直,劉氏云如字,直,當也。又音值也。

  〔二〕索隱隋斗端兌。隋音湯果反。劉氏云「斗,一作『北』」。案:漢書天文志作「北」。端作「耑」。兌作「銳」。銳謂星形尖銳也。

  〔三〕索隱案:文耀鉤曰「陰德為天下綱」。宋均以為陰行德者,道常也。正義星經云:「陰德二星在紫微宮內,尚書西,主施德惠者,故贊陰德遺惠,周急賑撫。占以不明為宜;明,新君踐極也。」又云:「陰德星,中宮女主之象。星動搖,釁起宮掖,貴嬪內妾惡之。」

  〔四〕正義天一一星,疆閶闔外,天帝之神,主戰鬥,知人吉凶。明而有光,則陰陽和,萬物成,人主吉;不然,反是太一一星次天一南,亦天帝之神,主使十六神,知風雨、水旱、兵革,饑饉、疾疫。占以不明及移為災也。星經云:「天一、太一二星主王者即位,令諸立赤子而傳國位者。星不欲微;微則廢立不當其次,宗廟不享食矣。」

  〔五〕索隱楚庚反。

  〔六〕集解蘇林曰:「音『〈木部〉打』之『〈木部〉』。」索隱棓音皮,韋昭音剖。又詩緯曰:「槍三星,棓五星,在斗杓左右,主槍人棓人。」石氏星讚云「槍棓八星,備非常」也。正義棓,龐掌反。天棓五星在女床東北,天子先驅,所以禦兵也。占:星不具,國兵起也。

  〔七〕索隱絕,度也。抵,屬也。又案:樂汁圖云「閣道,北斗輔」。石氏云「閣道六星,神所乘也」。正義漢,天河也。直度曰絕。抵,至也。營室七星,天子之宮,亦為玄宮,亦為清廟,主上公,亦天子離宮別館也。王者道被草木,營室歷九象而可觀。閣道六星在王良北,飛閣之道,天子欲遊別宮之道。占:一星不見則輦路不通,動搖則宮掖之內起兵也。

  北斗七星,〔一〕所謂「旋、璣、玉衡〔二〕以齊七政」。〔三〕杓攜龍角,〔四〕衡殷南斗,〔五〕魁枕參首。〔六〕用昏建者杓;〔七〕杓,自華以西南。〔八〕夜半建者衡;〔九〕衡,殷中州河、濟之閒。〔一〇〕平旦建者魁;魁,海岱以東北也。〔一一〕斗為帝車,運于中央,〔一二〕臨制四鄉。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節度,定諸紀,皆繫於斗。

  〔一〕索隱案:春秋運斗樞云「斗,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璣,第四權,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搖光。第一至第四為魁,第五至第七為標,合而為斗。」文耀鉤云「斗者,天之喉舌。玉衡屬杓,魁為琁璣」。徐整長曆云「北斗七星,星閒相去九千里。其二陰星不見者,相去八千里也」。

  〔二〕索隱案:尚書「旋」作「璿」。馬融云「璿,美玉也。機,渾天儀,可轉旋,故曰機。衡,其中橫筩。以璿為機,以玉為衡,蓋貴天象也」。鄭玄注大傳云「渾儀中筩為旋機,外規為玉衡」也。

  〔三〕索隱案:尚書大傳云「七政,謂春、秋、冬、夏、天文、地理、人道,所以為政也。人道政而萬事順成」。又馬融注尚書云「七政者,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曰正日;第二曰主月法;第三曰命火,謂熒惑也;第四曰煞土,謂填星也;第五曰伐水,謂辰星也;第六曰危木,謂歲星也;第七曰剽金,謂太白也。日、月、五星各異,故曰七政也」。

  〔四〕集解孟康曰:「杓,北斗杓也。龍角,東方宿也。攜,連也。」正義案:角星為天關,其閒天門,其內天庭,黃道所經,七耀所行。左角為理,主刑,其南為太陽道;右角為將,主兵,其北為太陰道也。蓋天之三門,故其星明大則天下太平,賢人在位;不然,反是也。

  〔五〕集解晉灼曰:「衡,斗之中央。殷,中也。」索隱案:晉灼云「殷,中也」。宋均云「殷,當也」。

  〔六〕正義枕,之禁反。衡,斗衡也。魁,斗第一星也。言北方斗,斗衡直當北之魁,枕於參星之首;北斗之杓連於龍角。南斗六星為天廟,丞相、大宰之位,主薦賢良,授爵祿,又主兵,一曰天機。南二星,魁、天粱;中央一星,天相;北二星,天府庭也。占:斗星盛明,王道和平,爵祿行;不然,反是。參主斬刈,又為天獄,主殺罰。其中三星橫列者,三將軍,東北曰左肩,主左將;西北曰右肩,主右將;東南曰左足,主後將;西南曰右足,主偏將:故軒轅氏占參應七將也。中央三小星曰伐,天之都尉也,主戎狄之國。不欲明;若明與參等,大臣謀亂,兵起,夷狄內戰。七將皆明,主天下兵振;芒角張,王道缺;參失色,軍散敗;參芒角動搖,邊候有急;參左足入玉井中,及金、火守,皆為起兵。

  〔七〕索隱用昏建中者杓。說文云「杓,斗柄」。音匹遙反,即招搖。

  〔八〕集解孟康曰:「傳曰『斗第七星法太白主,杓,斗之尾也』。尾為陰,又其用昏,昏陰位,在西方,故主西南。」正義杓,東北第七星也。華,華山也。言北斗昏建用斗杓,星指寅也。杓,華山西南之地也。

  〔九〕集解徐廣曰:「第五星。」孟康曰:「假令杓昏建寅,衡夜半亦建寅。」索隱孟康曰:「假令杓昏建寅,衡夜半亦建寅也。」

  〔一〇〕正義衡,北斗衡也。言北斗夜半建用斗衡指寅。殷,當也。斗衡黃河、濟水之閒地也。

  〔一一〕集解孟康曰:「傳曰『斗第一星法於日,主齊也』。魁,斗之首;首,陽也,又其用在明陽與明德,在東方,故主東北齊分。」正義言北斗旦建用斗魁指寅也。海岱,代郡也。言魁星主海岱之東北地也。隨三時所指,有前三建也。

  〔一二〕索隱姚氏案:宋均曰「言是大帝乘車巡狩,故無所不紀也。」

  斗魁戴匡六星〔一〕曰文昌宮:〔二〕一曰上將,二曰次將,三曰貴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祿。〔三〕在斗魁中,貴人之牢。〔四〕魁下六星,兩兩相比者,名曰三能。〔五〕三能色齊,君臣和;不齊,為乖戾。輔星〔六〕明近,〔七〕輔臣親彊;斥小,疏弱。〔八〕

  〔一〕集解晉灼曰:「似匡,故曰戴匡也。」

  〔二〕索隱文耀鉤曰「文昌宮為天府」。孝經援神契云「文者精所聚,昌者揚天紀」。輔拂並居,以成天象,故曰文昌。

  〔三〕索隱春秋元命包曰:「上將建威武,次將正左右,貴相理文緒,司祿賞功進士,司命主老幼,司災主災咎也。」

  〔四〕集解孟康曰:「傳曰『天理四星在斗魁中。貴人牢名曰天理』。」索隱在魁中,貴人牢。樂汁圖云「天理理貴人牢」。宋均曰「以理牢獄」也。正義占:明,及其中有星,此貴人下獄也。

  〔五〕集解蘇林曰:「能音台。」索隱魁下六星,兩兩相比,曰三台。案:漢書東方朔「願陳泰階六符」。孟康曰「泰階,三台也,台星凡六星。六符,六星之符驗也」。應劭引黃帝泰階六符經曰「泰階者,天子之三階:上階,上星為男主,下星為女主;中階,上星為諸侯三公,下星為卿大夫;下階,上星為士,下星為庶人。三階平,則陰陽和,風雨時;不平,則稼穡不成,冬雷夏霜,天行暴令,好興甲兵。修宮榭,廣苑囿,則上階為之坼也」。

  〔六〕集解孟康曰:「在北斗第六星旁。」

  〔七〕正義大臣之象也。占:欲其小而明;若大而明,則臣奪君政;小而不明,則臣不任職;明大與斗合,國兵暴起;暗而遠斗,臣不死則奪;若近臣專賞,排賢用佞,則輔生角;近臣擅國符印,將謀社稷,則輔生翼;不然,則死也。

  〔八〕集解蘇林曰:「斥,遠也。」

  杓端有兩星:一內為矛,招搖;〔一〕一外為盾,天鋒。〔二〕有句圜十五星,〔三〕屬杓,〔四〕曰賤人之牢。〔五〕其牢中星實則囚多,虛則開出。

  〔一〕集解孟康曰:「近北斗者招搖,招搖為天矛。」晉灼曰:「更河三星,天矛、鋒、招搖,一星耳。」索隱案:詩記曆樞云「更河中招搖為胡兵」。宋均云「招搖星在更河內」。又樂汁圖云「更河天矛」,宋均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