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2025蛇年运程详批完整版
广告x

《史記》·史記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

魏之先,畢公高之後也。畢公高與周同姓。〔一〕武王之伐紂,而高封於畢,〔二〕於是為畢姓。其後絕封,為庶人,或在中國,或在夷狄。其苗裔曰畢萬,事晉獻公。

  〔一〕索隱左傳富辰說文王之子十六國有畢、原、豐、郇,言畢公是文王之子。此云與周同姓,似不用左氏之說。馬融亦云畢、毛,文王庶子。

  〔二〕集解杜預曰:「畢在長安縣西北。」正義括地志云:「畢原在雍州萬年縣西南二十八里。」

  獻公之十六年,趙夙為御,畢萬為右,以伐霍、耿、魏,滅之。以耿封趙夙,以魏封畢萬,〔一〕為大夫。卜偃曰:〔二〕「畢萬之後必大矣,萬,滿數也;魏,大名也。以是始賞,天開之矣,天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今命之大,以從滿數,其必有眾。」初,畢萬卜事晉,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屯固比入,吉孰大焉,其必蕃昌。」

  〔一〕正義魏城在陝州芮城縣北五里。鄭玄詩譜云:「魏,姬姓之國,武王伐紂而封焉。」

  〔二〕索隱晉掌卜大夫郭偃也。

  畢萬封十一年,晉獻公卒,四子爭更立,晉亂。而畢萬之世彌大,從其國名為魏氏。生武子。〔一〕魏武子以魏諸子事晉公子重耳。晉獻公之二十一年,武子從重耳出亡。十九年反,重耳立為晉文公,而令魏武子襲魏氏之後封,列為大夫,治於魏。生悼子。

  〔一〕索隱左傳武子名犨。系本云「畢萬生芒季,芒季生武仲州」。州與犨聲相近,字異耳,代亦不同。

  魏悼子徙治霍。〔一〕生魏絳。〔二〕

  〔一〕索隱系本云「武仲生莊子絳」,無悼子。又系本居篇曰「魏武子居魏,悼子徙霍」。宋忠曰「霍,今河東彘縣也」。則是有悼子,系本卿大夫代自脫耳。然魏,今河北魏縣是也。正義晉州霍邑縣,漢彘縣也,後漢改曰永安,隋改曰霍邑,本春秋時霍伯國也。

  〔二〕索隱謚昭子。系本云「莊子」,文錯也。居篇又曰「昭子徙安邑」,亦與此文同也。

  魏絳事晉悼公。悼公三年,會諸侯。悼公弟楊干亂行,魏絳僇辱楊干。〔一〕悼公怒曰:「合諸侯以為榮,今辱吾弟!」將誅魏絳。或說悼公,悼公止。卒任魏絳政,使和戎、翟,戎、翟親附。悼公之十一年,曰:「自吾用魏絳,八年之中,九合諸侯,戎、翟和,子之力也。」賜之樂,三讓,然後受之。徙治安邑。〔二〕魏絳卒,謚為昭子。〔三〕生魏嬴。嬴生魏獻子。〔四〕

  〔一〕索隱左傳曰僇楊干之僕。

  〔二〕正義安邑在絳州夏縣安邑故城是。

  〔三〕集解徐廣曰:「世本曰莊子。」

  〔四〕索隱系本云「獻子名荼。荼,莊子之子」。無魏嬴。

  獻子事晉昭公。昭公卒而六卿彊,公室卑。

  晉頃公之十二年,韓宣子老,魏獻子為國政。晉宗室祁氏、羊舌氏相惡,六卿誅之,盡取其邑為十縣,六卿各令其子為之大夫。獻子與趙簡子、〔一〕中行文子、〔二〕范獻子〔三〕並為晉卿。

  〔一〕索隱趙鞅。

  〔二〕索隱荀寅。

  〔三〕索隱范吉射。

  其後十四歲而孔子相魯。後四歲,趙簡子以晉陽之亂也,而與韓、魏共攻范、中行氏。魏獻子生魏侈。〔一〕魏侈與趙鞅共攻范、中行氏。

  〔一〕索隱侈,他本亦作「哆」,蓋「哆」字誤,而代數錯也。按系本「獻子生簡子取,取生襄子多」,而左傳云「魏曼多」是也。則侈是襄子,中閒少簡子一代。

  魏侈之孫曰魏桓子,〔一〕與韓康子、〔二〕趙襄子〔三〕共伐滅知伯,〔四〕分其地。

  〔一〕索隱系本云:「襄子生桓子駒。」

  〔二〕索隱名虔。

  〔三〕索隱名無恤。

  〔四〕索隱智伯,智瑤也,本姓荀,亦曰荀瑤。正義知音智。括地志云:「故智城在蒲州虞鄉縣西北四十里。古今地名云解縣有智城,蓋謂此也。」

  桓子之孫曰文侯都。〔一〕魏文侯元年,秦靈公之元年也。與韓武子、〔二〕趙桓子、周威王同時。

  〔一〕集解徐廣曰:「世本曰斯也。」索隱系本云「桓子生文侯斯」,其傳云「孺子〈疒其〉是魏駒之子」,與此系代亦不同也。

  〔二〕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