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
广告x

《史記》·史記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傳第六十二

孔子曰:「導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一〕導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二〕老氏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法令滋章,盜賊多有。」太史公曰:信哉是言也!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濁之源也。昔天下之網嘗密矣〔三〕,然姦偽萌起,其極也,上下相遁,至於不振。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四〕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職矣。故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下士聞道大笑之」。非虛言也。漢興,破觚而為圜,〔五〕斲雕而為朴,〔六〕網漏於吞舟之魚,而吏治烝烝,不至於姦,黎民艾安。由是觀之,在彼不在此。〔七〕

  〔一〕集解孔安國曰:「免,苟免也。」

  〔二〕集解何晏曰:「格,正也。」

  〔三〕索隱昔天下之罔嘗密矣。案:鹽鐵論云「秦法密於凝脂」。

  〔四〕索隱言本弊不除,則其末難止。

  〔五〕集解漢書音義曰:「觚,方。」索隱應劭云:「觚,八棱有隅者。高祖反秦之政,破觚為圜,謂除其嚴法,約三章耳。」

  〔六〕索隱應劭云:「削琱為璞也。」晉灼云:「凋,弊也。斲理凋弊之俗,使反質樸。」

  〔七〕集解韋昭曰:「在道德,不在嚴酷。」

  高后時,酷吏獨有侯封,刻轢宗室,侵辱功臣。呂氏已敗,遂(

  禽)〔夷〕侯封之家。孝景時,晁錯以刻深頗用術輔其資,而七國之亂,發怒於錯,錯卒以被戮。其後有郅都、寧成之屬。

  郅都者,〔一〕楊人也。〔二〕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時,都為中郎將,敢直諫,面折大臣於朝。嘗從入上林,賈姬〔三〕如廁,野彘卒入廁。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賈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復一姬進,天下所少寧賈姬等乎?陛下縱自輕,柰宗廟太后何!」上還,彘亦去。太后聞之,賜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一〕索隱郅音質。

  〔二〕集解徐廣曰:「屬河東。」索隱漢書云「河東大陽人」。正義括地志云:「故楊城本秦時楊國,漢楊縣城也,今晉州洪洞縣也。至隋為楊,唐初改為洪洞,以故洪洞鎮為名也。秦及漢皆屬河東郡。郅都墓在洪洞縣東南二十里。」漢書云「郅都,河東大陽人」,班固失之甚也。大陽,今陝州河北縣是,亦屬河東郡也。

  〔三〕索隱案:姬生趙王彭祖也。

  濟南瞷氏〔一〕宗人三百餘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於是景帝乃拜都為濟南太守。至則族滅瞷氏首惡,餘皆股栗。〔二〕居歲餘,郡中不拾遺。旁十餘郡守畏都如大府。

  〔一〕集解漢書音義曰:「瞷音閒,小兒癇病也。」索隱荀悅音閑,鄒氏劉氏音並同也。

  〔二〕集解徐廣曰:「髀腳戰搖也。」

  都為人勇,有氣力,公廉,不發私書,問遺無所受,請寄無所聽。常自稱曰:「已倍親而仕,身固當奉職死節官下,終不顧妻子矣。」

  郅都遷為中尉。丞相條侯至貴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時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獨先嚴酷,致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見都側目而視,號曰「蒼鷹」。

  臨江王徵詣中尉府對簿,臨江王欲得刀筆為書謝上,而都禁吏不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