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史記卷九 呂太后本紀第九
呂太后者,〔一〕高祖微時妃也,〔二〕生孝惠帝、〔三〕女魯元太后。及高祖為漢王,得定陶戚姬,〔四〕愛幸,生趙隱王如意。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戚姬幸,常從上之關東,日夜啼泣,欲立其子代太子。呂后年長,常留守,希見上,益疏。如意立為趙王後,幾代〔五〕太子者數矣,賴大臣〔六〕爭之,及留侯策,〔七〕太子得毋廢。
〔一〕集解徐廣曰:「呂后父呂公,漢元年為臨泗侯,四年卒,高后元年追謚曰呂宣王。」
〔二〕集解漢書音義曰:「諱雉。」索隱諱雉,字娥姁也。
〔三〕集解漢書音義曰:「諱盈。」
〔四〕集解如淳曰:「姬音怡,眾妾之總稱也。漢官儀曰『姬妾數百』。」蘇林曰:「清河國有妃里,而題門作『姬』。」瓚曰:「漢秩祿令及茂陵書姬,內官也,秩比二千石,位次婕妤下,在七子、八子之上。」索隱如淳音怡,非也。茂陵書曰「姬是內官」,是矣,然官號及婦人通稱姬者,姬,周之姓,所以左傳稱伯姬、叔姬,以言天子之宗女,貴於他姓,故遂以姬為婦人美號。故詩曰「雖有姬姜,不棄憔悴」是也。
〔五〕索隱上其紀反,又音祈也。
〔六〕索隱張良、叔孫通等。
〔七〕索隱令太子卑詞安車,以迎四皓也。
呂后為人剛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誅大臣多呂后力。呂后兄二人,皆為將。長兄周呂侯〔一〕死事,封其子呂台〔二〕為酈侯,〔三〕子產為交侯;〔四〕次兄呂釋之為建成侯。〔五〕
〔一〕集解徐廣曰:「名澤,高祖八年卒,謚令武侯,追謚曰悼武王。」
〔二〕索隱鄭氏、鄒誕並音怡,蘇林音胎。
〔三〕集解徐廣曰:「酈,一作『鄜』。」
〔四〕集解徐廣曰:「台弟也。」
〔五〕集解徐廣曰:「惠帝二年卒,謚康王。」
高祖十二年四月甲辰,崩長樂宮,太子襲號為帝。是時高祖八子:長男肥,孝惠兄也,異母,〔一〕肥為齊王;餘皆孝惠弟,戚姬子如意為趙王,薄夫人子恆為代王,諸姬子子恢為梁王,子友為淮陽王,子長為淮南王,子建為燕王。高祖弟交為楚王,兄子濞為吳王。非劉氏功臣番君吳芮子臣為長沙王。
〔一〕索隱母曰曹姬也。
呂后最怨戚夫人及其子趙王,迺令永巷〔一〕囚戚夫人,而召趙王。使者三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