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卷二百八十五·象纬考八
○月食月变(月?月晕)
《中兴天文志》或曰:日月犹水火也。火外光,水含景,故月之光生於日之所照,其魄生於日之不照也。故当日则光盈,照之全也,自是而阙,以日光之映其有不全,乃至於晦,愈相近而不之照故也。尝观诸水,日之所照,每借以为光,仰而映於屋梁,若一有掩焉,则向之光於屋梁者不复见也。月之借於日犹是。故夫月之光也,以日之光有照焉。则月之食也,亦其日之光有掩焉耳。人之於月,独见其光与食,岂知有借於日哉?太史迁曰:“月食,常也;日食,不臧也。”是以《春秋》书日之食,不书月食,月食固无可书也。然尝试以前说推之於月之食,以知日之行於地中,其亦有食焉。不然,则日光之全,月与相望,其何食之有?月食所关岂细哉!夫日月者,象君臣也。咎繇称:“元首明,股肱良;元首丛脞,股肱惰。”股肱良惰之分关於君德,月有光食顾不然乎?於是月食而书亦可也。《汤诰》曰:“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古之畏天戒者,不以移於股肱。 呜呼!书月食其亦足以戒乎。
又曰:孟康曰:“星入月,而星见於月中,是为星食月;月掩星,而星灭不见,是为月食星。”《隋·天文志》曰:“月食五星,岁以饥,荧惑以乱,填星以杀,太白以强国战,辰以女乱。”孝宣本始四年七月甲辰,辰星在翼,月犯之。
地节元年正月戊午,月食荧惑,荧惑在角、亢。成帝建始四年十一月,月食填星。 阳朔元年七月,月犯心。此其证也。
汉高祖七年,月晕,围参、毕七重。占曰:“毕、昴?,天街也;街北,胡也;街南,中国也。昴为匈奴,参为赵,毕为边兵。”是岁,高皇帝自将兵击匈奴,至平城为冒顿单于所围,七日乃解。
成帝建始元年八月戊午,晨漏未尽三刻,有两月重见。京房《易传》曰:
“‘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师古曰:“《小畜》上九爻辞也。几音钜依反。”)。’言君弱而妇︹,为阴所乘,则月并出。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朔而月见东方谓之仄慝(孟康曰:“?者,月行疾在日前,故早见。仄慝者,行迟在日後,当没而更见。”师古曰:“?音吐了反。”),仄慝则侯王其肃,?则侯王其舒。“刘向以为?者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