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卷一百四十二·乐考十五

○乐歌

  晋武帝受命之初,百度草创。泰始二年,诏郊祀明堂礼乐权用魏仪,遵周室肇称殷礼之义,但改乐章而已,使傅元为之词云。

  祠天地五郊夕牲歌(十句)

  祠天地五郊迎送神歌(十句)

  飨天地五郊歌(三十六句) 天地郊明堂夕牲歌(十六句)

  天地郊明堂降神歌(十二句)

  天郊飨神歌(四十句)

  地郊飨神歌(四十四句)

  明堂飨神歌(十二句) 祠庙夕牲歌(八句)

  祠庙迎送神歌(十二句)

  祠征西将军登歌(八句)

  祠豫章府君登歌(八句)  祠颍川府君登歌(八句)

  祠京兆府君登歌(八句)  祠宣皇帝登歌(十二句)

  祠景皇帝登歌(十二句)

  祠文皇帝登歌(十二句)

  祠庙飨神歌二首(一首二十二句, 一首二十三句)

  《杜夔》传旧雅乐四曲,一曰《鹿鸣》,二曰《驺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声辞。及太和中,左延年改夔《驺虞》、《伐檀》、《文王》三曲,更自作声节,其名虽存,而声实异,唯因夔《鹿鸣》,全不改易。每正旦大会,太尉奉璧,群臣行礼,东厢雅乐常作是也。後又改三篇之行礼诗:第一曰《於赫篇》,咏武帝,声节与古《鹿鸣》同;第二曰《巍巍篇》,咏文帝,用延年所改《驺虞》声;第三曰《洋洋篇》,咏明帝,用延年所改《文王声》。第四曰复用《鹿鸣》。《鹿鸣》之声重用,而除古《伐檀》。及晋初,食举亦用《鹿鸣》。至泰始五年,尚书奏,使太仆傅元、中书监荀勖、黄门侍郎张华各造正旦行礼及王公上寿酒、食举乐歌诗。荀勖云:“魏氏行礼、食举,再取周诗《鹿鸣》以为乐章。又《鹿鸣》以宴嘉宾,无取於朝,考之旧闻,未知所应。”勖乃除《鹿鸣》旧歌,更作行礼诗四篇,先陈三朝朝宗之义。又为正旦大会、王公上寿歌食并食举乐歌诗,合十三篇。又以魏氏歌诗或二言,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与古诗不类,以问司律中郎将陈颀(音祈)。颀曰:“被之金石,未必皆当。”故勖造晋歌,皆为四言,唯王公上寿酒一篇为三言五言焉。张华以为“魏上寿、食举诗及汉氏所施用,其文句长短不齐,未皆合古。盖以依咏弦节,本有因循,而识乐知音,足以制声度曲,法用率非凡近之所能改。二代三京,袭而不变,虽诗章辞异,兴废随时,至其韵逗留曲折,皆系於旧,有由然也。是以一皆因就,不敢有所改易。”此则华、勖所明异旨也。时诏又使中书侍郎成公绥亦作焉,今并采列之云。

  △四厢乐歌

  正旦大会行礼歌五首(成公绥撰,一首六十一句,一首九句,一首六十七句,一首一十七句,一首四十四句)正旦大会王公上寿酒歌(荀勖撰,八句)食举乐东西庙歌(荀勖撰,一百六十七句)冬至初岁小会歌(张华撰,二十句)宴会歌(张华撰,二十二句)命将出征歌(张华撰,二十句)劳还师歌(张华撰,二十句)中宫所歌(张华撰,十六句)宗亲会歌(张华撰,十六句),

  泰始九年,命郭夏、宋识等造《正德》、《大豫》二舞,其乐章亦张华所作。

  《正德舞歌》(二十四句)《大豫舞歌》(二十四句)

  永嘉之乱,四海分崩,伶官乐器,皆没於刘、石。至太元中,破苻坚,始获乐工杨蜀等,闲习旧乐,於是四厢金石始备。乃使曹毗、王?等增造宗庙歌诗,然郊祀遂不设乐云。

  歌宣帝(曹毗撰,十二句)

  歌景帝(曹毗撰,十二句)

  歌文帝(曹毗撰,十二句)

  歌武帝(曹毗撰,十二句)

  歌元帝(曹毗撰,十二句)  歌明帝(曹毗撰,十二句)

  歌成帝(曹毗撰,十二句)  歌康帝(曹毗撰,八句) 歌穆帝(曹毗撰,十二句) 歌哀帝(曹毗撰,十二句)

  歌简文帝(王?撰,十二句)

  歌孝武帝(王?撰,十二句)

  四时祠祀(曹毗撰,二十五句)  武帝令傅元作《短箫铙歌曲》二十二篇,以述功德。  《灵芝祥》(代《朱鹭》,三十句,言宣帝佐魏,有石瑞之祥)

  《宣受命》(代《思悲翁》,二十句,言宣帝御诸葛)

  《征辽东》(代《艾如张》,十句,言宣帝讨灭公孙氏)

  《宣辅政》(代《上之回》,十九句,言宣帝之业)  《时运多艰》(代《拥离》,十二句,言宣帝讨吴,有征无战)

  《景龙飞》(代《战城南》,二十一句,言景帝也)。

  《平玉衡》(代《巫山高》,十三句,言景帝调万国)  《文皇统百揆》(代《上陵》二十三句,言文帝也)

  《因时运》(代《将进酒》,十句,言时运之变,圣策潜施)

  《惟庸蜀》(代《有所思》二十六句,言文帝平蜀)  《天序》(代《芳树》,十五句,言用人尽其才)

  《大晋承运期》(代《上邪》,十四句,言应?受图)

  《金灵运》(代《君马黄》,三十六句,言晋乘金运)

  《於穆我皇》(代《稚子班》,三十五句,言武帝也)

  《仲春振旅》(代《圣人出》,二十一句,言晋?田以时)

  《夏苗田》(代《临高台》,二十二句,言?田为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