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卷五十一·职官考五

○中书省  中书之官旧矣。谓之中书省,自魏、晋始焉。梁、陈时,凡国之政事并由中书省。省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书十人,书吏二百人(书吏不足,并取助书),分掌二十一局事,各当尚书诸曹,并为上司,总国内机要,而尚书唯听受而己。  被委此官,多擅威势。後魏亦谓之西台(宣武帝谓中书监崔光曰:“卿是朕西台大臣。”)。北齐中书省管司王言,并司进御之乐及清商、龟兹诸部伶官。隋初,改为内史省,置令二人,侍郎四人(炀帝减侍郎二人),舍人八人(炀帝减去四人),通事舍人十六人。炀帝加起居舍人,而改通事舍人为谒者台职。唐武德三年,复中书省。龙朔二年,改为西台,咸亨初复旧。光宅元年,改为凤阁(凡中书官,随署名改),神龙初复旧。开元元年,改为紫微省,五年复旧(时谓尚书省为南省,门下、中书为北省;亦谓门下省为左省,中书为右省,或通谓之两省)。

  令二人,侍郎二人,舍人六人,右散骑常侍、起居舍人、右补阙、右拾遗各二人,通事舍人十六人,其馀小吏各有差。

  宋制,中书省在左掖门外西面北廊,掌进拟庶务,宣奉命令,行台谏章疏、群臣奏请兴创改革,及中外无法式事应取旨者。凡除省、台、寺、监寺贰以下,及侍从、职事官,外任监司、节镇、知州军、通判,武臣遥郡、横行以上除授皆掌之。凡命令之体有七:曰册书,立后妃,封亲王、皇子、大长公主,拜三师、三公、三省长官,则用之。曰制书,处分军国大事,颁赦宥德音,命尚书左右仆射、开府仪同三司、节度使,凡告廷除授,则用之。曰诰命,应文武官迁改职秩、内外命妇除授及封叙、赠典,应合命词,则用之。曰诏书,赐待制、大卿监、中大夫、观察使以上,则用之。曰敕书,赐少卿监、中散大夫、防御使以下则用之。  曰御札,布告登封、郊祀、宗祀及大号令则用之。曰敕榜,赐?及戒励百官、晓谕军民则用之。皆承制画旨以授门下省。令宣之,侍郎奉之,舍人行之。留其所得旨为底:大事奏禀得旨者为“画黄”,小事拟进得旨者为“录黄”。凡事干因革损益,而非法式所载者,论定而上之。诸司传宣、特旨,承报审覆,然後行下。

  设官十有一:令、侍郎、右散骑常侍各一人,舍人四人,右谏议大夫、起居舍人、右司谏、右正言各一人。分房八:曰吏房,曰户房,曰兵礼房,曰刑房,曰工房,曰主事房,曰班簿房,曰制敕库房。元?以後,析兵、礼为二,增催驱、点检,分房十有一,又改主事房为开拆。  ○中书令

  舜摄位,命龙作纳言,出入帝命。《周官》内史掌王之八柄爵、禄、废、置、生、杀、予、夺,执国法及国令之贰,以考政事。盖今中书之任。其所置中书之名,因汉武帝游宴後庭,始以宦者典事尚书,谓之中书谒者,置令、仆射(不言谒者,省文也)。元帝时,令弘恭、仆射石显秉势用事,权倾内外。萧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更置士人,自武帝改用宦者掌出入奏事,非旧制也。

  成帝建始四年,改中书谒者令曰中谒者令,更以士人为之,皆属少府。汉东京省中谒者令官(时有中官谒者令,非其职也)。魏武帝为魏王,置秘书令,典尚书奏事,又其任也。文帝黄初初,改为中书令,又置监,以秘书左丞刘放为中书监,右丞孙资为中书令,并掌机密。中书监、令始於此也。及明帝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其权重矣(时中护军蒋济上疏谏曰:“夫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威权在下,则众心慢上,势之常也。今外所言,辄云中书,实握事要,日在目前,倘因疲倦之间有所割制,众臣见其能推移於事,即亦回附向之。请分任众官,不使圣明之朝有专吏之名也。”)。晋因之,置监、令一人,始皆同车,後乃异焉(初,监、令常同车入朝。及和峤为令、荀勖为监,峤意抗,鄙荀巧佞,以意气加之,专车而坐。自此,监、令乃使异车)。魏晋以来,中书监、令掌赞诏命,记会时事,典作文书(司马景王命中书令虞松作表,再至不可意,松竭思不能改正,锺会视其草,为定五字,松大悦服。又荀勖为中书监,使子组草诏。傅?为监,病风,又使息畅为启。华е为监,时成事多不泄,е启武帝召授子荟草诏。前後相承,以子弟管之,自此始也。又王献之为中书令,启琅琊王为中书监,表曰:“中书职掌诏命,非轻才所能独任。自晋建国,尝命宰相参领。中兴以来,益重其任,故能王言弥徽,德音四塞者也。”又後魏孝文时,蠕蠕有国丧,帝遣高闾为书与之,不叙凶事。时孝文谓曰:“卿为中书监,职典文辞,若情思不至,应谢所任。”又曰,崔光为中书令,敕光为诏,逡巡不作。

  荟,乌队切。е,余力切。蠕,如兖切)。以其地在枢近,多承宠任,是以人因其位,谓之“凤凰池”焉。(荀勖守中书监、侍中,参赞朝政。及迁尚书令,勖久在中书专管机事,失之甚愠,人有贺者,勖怒曰:“夺我凤凰池,诸公何贺焉!”)

  晋制,铜印墨绶,进贤两梁冠,绛朝服,佩水苍玉,乘辂车(吴纪亮为尚书令,其子骘为中书令,每朝会,吴主以屏风隔其坐。《晋书》曰张华为监,裴楷为令,其掌机密。又王洽字敬和,为中书令,时年二十九。後泠子珉又为中书令,时谓为奕世令德)。东晋常并其职入散骑省,寻复置之。宋冠佩印绶与晋同。梁中书监、令情贵华重,大臣多领之。其令旧迁吏部尚书,才地俱美者为之。陈因梁制。

  後魏亦有监、令(高允字伯恭,为中书令,文帝重之,不名,呼为“令公”)。

  北齐因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