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会典》·大明会典卷之一百九十六
河渠一
运道一【海□附】
国初都金陵、则漕於江。其餉辽卒、犹漕於海、自永乐都燕后、岁漕东南四百万石。由江涉高宝诸湖、绝淮入河、经会通河、出卫河白河、溯大通河、以达於京师。诸洪泉坝闸。以次修举。至於今、纤悉具备。故并载焉
大通河
大通河、即潞河。旧為通惠河。其源出昌平州白浮村神山泉、过榆河、会一亩马眼诸泉、匯為七里濼、东贯都城、由大通桥而下、至通州高丽庄、入白河。长一百六十餘里。元初所凿、赐名通惠。每十里為一闸、蓄水通舟、以免漕运陆輓之劳。
国朝永乐以来、诸闸犹多存者。仍设官夫守视。然不以转漕、河流渐淤。成化正德间、累
命疏之、功不果就。嘉靖六年、遣漕运总兵锦衣卫都指挥及御史会濬之。自大通桥起至通州石坝四十里。地势高下四丈。中间设庆丰等五闸以蓄水。每闸各设官吏。共编夫一百八十名。 【每名工食银八两】 造剥船三百隻。 【每隻价银三十五两】 分置各闸。责经纪领之、使製布囊盛米。雇役递相转输。军民称便
白河
白河南去通州二百里。其源出胡地、经密云县、合大通榆浑诸河。凡三百六十里、至直沽、会卫河入海。源远流迅。河皆溜沙。每夏秋暴涨、最易衝决。每决、輒发丁夫修筑。屡筑屡决。正统三年、
命官相视地势、自河西务径二十里、改凿顺下。河遂安流。每淤浅处、设铺舍、置夫甲、专管挑濬。舟过则招呼、使避浅而行。自此而南、运河浅铺、以次而设
卫河
卫河、旧名御河。源出河南辉县之苏门山。东北流、会淇漳诸水、过临漳、分為二。其一北出、经大名、至武邑、以入滹沱。其一东流、经大名东北、出临清、至直沽、会白河入海。长二千餘里。今為运河。 【自临清至直沽凡五卫十七州县、浅一百五十七处】 此河自德州而下、渐与海近。河狭地卑、易於衝决。每决、輒发丁夫修治。嘉靖十三年议准、恩县东光沧州兴济四处、各建减水闸一座、以洩涨溢之水
会通河
会通河、自临清迤南至济寧州。元初由任城 【即今济寧】 开渠、至安民山 【即安山】 一百五十里。復自安民山之西南开渠、由寿张、西北至东昌、又西北至临清、凡二百五十里。引汶绝济、直归漳卫。洪武二十四年、河决原武县黑阳山。由旧曹州鄆城县两河口、漫过安山湖、而会通渐淤。永乐九年、因海运艰阻。遣尚书都督等官疏凿元人故道。乃於东平州戴村汶水入海处、筑一土坝、横亙五里。遏汶水使西流、尽出南旺分流。四分往南、接济徐吕。六分往北、以达临清。自后添设新闸。
修筑旧岸。大為漕运之利 【自临清抵徐州七百里□、全资汶泗沂洸诸水接运。总曰闸河。旧為闸四十有三。前元建者二十餘。永乐以来、先后增建者二十餘。而减水通河诸闸、不与焉。两闸之间、每存稍浅一处约数丈。多不过十餘丈。用留洩水。令积易盈。今建设改革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