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二百一十六 列傳第一百O四
吳山 陸樹聲子彥章 瞿景淳子汝稷 汝說 田一儁沈懋學 懋學從孫壽民 黃鳳翔韓世能 余繼登 馮琦從祖惟訥 從父子咸 王圖劉曰寧 翁正春 劉應秋子同升 唐文獻楊道賓 陶望齡 李騰芳 蔡毅中 公鼐 羅喻義 姚希孟 許士柔 顧錫疇
吳山,字曰靜,高安人。嘉靖十四年進士及第,授編修。累官禮部左侍郎。三十五年改吏部。尋代王用賓為禮部尚書。明年加太子太保。
山與嚴嵩鄉里。嵩子世蕃介大學士李本飲山,欲與為婚姻,山不可,世蕃不悅而罷。帝欲用山內閣,嵩密阻之。府丞朱隆禧者,考察罷官,獻方術,得加禮部侍郎。及卒請卹,山執不與。裕、景二邸並建,國本未定。三十九年冬,帝忽諭禮部,具景王之藩儀。嵩知帝激於郭希顏疏,欲覘人心,諷山留王。山曰「中外望此久矣」,立具儀以奏,王竟之藩。司禮監黃錦嘗竊語山曰:「公他日得為編氓幸矣;王之藩,非帝意也。」
明年二月朔,日當食,微陰。曆官言:「日食不見,即同不食。」嵩以為天眷,趣部急上賀,侍郎袁煒亦為言。山仰首曰:「日方虧,將誰欺耶?」仍捄護如常儀。帝大怒,山引罪,帝謂山守禮無罪,而責禮科對狀。給事中李東華等震懼,劾山,請與同罪。帝乃責山賣直沽名,停東華俸。嵩言罪在部臣,帝乃貰東華等,命姑識山罪。吏科梁夢龍等見帝怒山甚,又惡專劾山,乃并吏部尚書吳鵬劾之。詔鵬致仕,山冠帶閒住。時皆惜山而深快鵬之去。
穆宗即位,召為南京禮部尚書,堅辭不赴。卒,贈少保,諡文端。
陸樹聲,字與吉,松江華亭人。初冒林姓,及貴乃復。家世業農。樹聲少力田,暇即讀書。舉嘉靖二十年會試第一。選庶吉士,授編修。三十一年請急歸。遭父喪,久之起南京司業。未幾,復請告去。起左諭德,掌南京翰林院。尋召還春坊,不赴。久之,起太常卿,掌南京祭酒事。嚴敕學規,著條教十二以勵諸生。召為吏部右侍郎,引病不拜。隆慶中,再起故官,不就。神宗嗣位,即家拜禮部尚書。
初,樹聲屢辭朝命,中外高其風節。遇要職,必首舉樹聲,唯恐其不至。張居正當國,以得樹聲為重,用後進禮先謁之。樹聲相對穆然,意若不甚接者,居正失望去。一日以公事詣政府,見席稍偏,熟視不就坐,居正趣為正席,其介介如此。北部要增歲幣,兵部將許之,樹聲力爭。歲終,陳四方災異,請帝循舊章,省奏牘,慎賞賚,防壅蔽,納讜言,崇儉德,攬魁柄,別忠邪。詔皆嘉納。
萬曆改元,中官不樂樹聲,屢宣詣會極門受旨,且頻趣之。比趨至,則曹司常事耳。樹聲知其意,連疏乞休。居正語其弟樹德曰:「朝廷行相平泉矣。」平泉者,樹聲別號也。樹聲聞之曰:「一史官,去國二十年,豈復希揆席耶?且虛拘何益。」其冬請愈力,乃命乘傳歸。辭朝,陳時政十事,語多切中,報聞而已。居正就邸舍與別,問誰可代者?舉萬士和、林燫。比出國門,士大夫傾城追送,皆謝不見。
樹聲端介恬雅,翛然物表,難進易退。通籍六十餘年,居官未及一紀。與徐階同里,高拱則同年生。兩人相繼柄國,皆辭疾不出。為居正所推,卒不附也。已,給廩隸如制,加太子少保,再遣存問。弟樹德,自有傳。子彥章,萬曆十七年進士。樹聲誡毋就館選,隨以行人終養。詔給月俸,異數也。樹聲年九十七卒。贈太子太保,諡文定。彥章有節槩,官至南京刑部侍郎。
瞿景淳,字師道,常熟人。八歲能屬文。久困諸生間,教授里中自給。嘉靖二十三年舉會試第一,殿試第二,授編修。
鄭王厚烷以言事廢,徒鳳陽。景淳奉敕封其子載堉為世子,攝國事。世子內懼,贐重幣,景淳却之。時恭順侯吳繼爵為正使。已受幣,慚景淳,亦謝不納。既而語景淳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