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二百 列傳第八十八
姚鏌子淶 張嵿 伍文定邢珣等 蔡天祐胡瓚 張文錦 詹榮劉源清 劉天和 楊守禮 張岳李允簡 郭宗臯 趙時春
姚鏌,字英之,慈谿人。弘治六年進士。除禮部主事,進員外郎。擢廣西提學僉事。立宣成書院,延五經師以教士子。桂人祀山魈卓旺。鏌毀像,俗遂變。遷福建副使,未幾改督學政。正德九年擢貴州按察使。十五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撫延綏。上邊務六事,皆議行。
嘉靖元年,吉囊入涇陽。鏌遣遊擊彭楧出西路,釋指揮卜雲於獄,使副之。夜半邀擊,斬其二將,乃遁。璽書褒諭。尋召為工部右侍郎,出督漕運,改兵部左侍郎。
四年遷右都御史,提督兩廣軍務兼巡撫。田州土官岑猛謀不軌。鏌調永順、保靖兵,使沈希儀與張經、李璋、程鑒各統兵八萬,分道討。而鏌與總兵官朱麒等攻破定羅、丹梁。用希儀計,結猛婦翁岑璋使為內應,大破之,斬猛子邦彥。璋誘殺猛,獻其首。詔進鏌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任一子官,諸將進秩有差。鏌請改設流官,陳善後七事,制可,乃命參議汪必東、僉事申惠與參將張經以兵萬人鎮其地。必東、惠移疾他駐。猛黨盧蘇、王受等詐言猛不死,借交阯兵二十萬且至,夷民信之。蘇等薄城,經突圍走,城遂陷。王受亦攻入思恩府。巡按御史石金劾鏌失策罔上,並論前總督盛應期。帝以鏌有功,許便宜撫剿。蘇、受數求赦,鏌不許,將大討之。會廷議起王守仁督兩廣軍,令鏌與同事。鏌引疾乞罷,許馳驛歸。
初,廣東提學道魏校毀諸寺觀田數千畝,盡入霍韜、方獻夫諸家。鏌至廣,追還之官。韜、獻夫恨甚,與張璁、桂萼合排鏌。謂大同當征而反撫,田州當撫而反征,皆費宏謀國不臧,釀成南北患。時宏雖去,猶借鏌以排之也。鏌既得請,方候代,千夫長韋貴、徐伍攻復思恩。鏌上其狀。詔先賞貴等,而以撫剿事宜俟守仁處置。既而鏌奏辯石金前疏,詆金阻撓養寇。金亦再疏詆鏌。帝先入璁等言,落鏌職閒住。
其後,蘇、受復叛,帝漸思鏌。十三年,三邊闕總制。大學士費宏、李時同召對。宏薦鏌,時亦助之。遂命以兵部尚書總制三邊軍務。未赴,宏卒,鏌辭。帝不悅,仍落職閒住。鏌既罷,薦者至二十疏,不用。家居數年卒。
子淶,字維東。嘉靖二年殿試第一。授翰林修撰。爭「大禮」,廷杖。又議郊祀合祀,不當輕易。召修明倫大典,懇辭不與。累官侍讀學士。
張嵿,字時俊,蕭山人。成化二十三年進士。弘治初,修憲宗實錄,命往蘇、松諸府採軼事。事竣,授上饒知縣。遷南京兵部主事,就進刑部郎中。
正德初,遷興化知府。隆平侯張祐無子,弟祿與族人爭襲,訴於南京法司,久不決,復訴京師。劉瑾方擅政,遂削尚書樊瑩、都御史高銓籍。嵿以郎承勘,為民。
瑾敗,起知南雄。擢江西參政,進右布政使。舉治行卓異,遷左。寧王宸濠欲拓地廣其居,嵿執不可。大恚,遣人餽之。嵿發視,則棗梨薑芥,蓋隱語也。未幾,召為光祿卿。以右副都御史巡撫保定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