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卷一百五十六 列傳第四十四
吳允誠子克忠 孫瑾 薛斌子綬 弟貴 李賢 吳成滕定 金順 金忠蔣信 李英從子文 毛勝 焦禮 毛忠孫銳 和勇 羅秉忠
吳允誠,蒙古人。名把都帖木兒,居甘肅塞外塔溝地,官至平章。永樂三年與其黨倫都兒灰率妻子及部落五千、馬駝萬六千,因宋晟來歸。帝以蒙古人多同名,當賜姓別之。尚書劉儁請如洪武故事,編為勘合。允誠得賜姓名,授右軍都督僉事。倫都兒灰亦賜姓名柴秉誠,授後軍都督僉事。餘授官賜冠帶,給畜產鈔幣有差,使領所部居涼州耕牧。晟以招徠功,封西寧侯。自是降附者益衆,邊境日安,由允誠始。
七年往亦集乃覘敵,擒哈剌等二十餘人,進都督同知。明年從出塞,敗本雅失里,進右都督。尋進左都督。與中官王安追闊脫赤,至把力河獲之。封恭順伯,食祿千二百石,予世券。
允誠三子:答蘭、管者、克勤。允誠與二子從軍,留其妻及管者居涼州。番人虎保等誘脅允誠衆,欲叛去。允誠妻與管者謀,召部將都指揮保住、卜顏不花等擒其黨,誅之。帝喜,降敕獎之,賜縑鈔羊米甚厚,授管者指揮僉事。保住賜姓名楊效誠,授指揮僉事。韃靼可汗鬼力赤遇弒,其下多潰。答蘭與別立哥請出塞自效,有功。別立哥者,秉誠子也。
帝征瓦剌,允誠父子皆從。師還,命仍居涼州備邊。允誠卒,贈國公,諡忠壯。
命答蘭更名克忠,襲其爵。再征阿魯台,從行。三征阿魯台,復從。兄弟皆有功。洪熙元年以戚里恩,克忠進侯。時管者已積功至都指揮同知,亦封廣義伯。克忠嘗充副總兵巡邊。正統九年統兵出喜峰口,征兀良哈,有功,加太子太保。
土木之變,克忠與其弟都督克勤子瑾為後拒,寇突至,驟戰不勝。敵兵據山上,飛矢石如雨,官軍死傷略盡。克忠下馬射,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