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
广告x

《明史》·卷一百二十九 列傳第十七

馮勝兄國用 傅友德 廖永忠趙庸 楊璟 胡美

  馮勝,定遠人。初名國勝,又名宗異,最後名勝。生時黑氣滿室,經日不散。及長,雄勇多智略,與兄國用俱喜讀書,通兵法,元末結寨自保。太祖略地至妙山,國用偕勝來歸,甚見親信。太祖嘗從容詢天下大計,國用對曰:「金陵龍蟠虎踞,帝王之都,先拔之以為根本。然後四出征伐,倡仁義,收人心,勿貪子女玉帛,天下不足定也。」太祖大悅,俾居幕府,從克滁、和,戰三叉河、板門寨、雞籠山,皆有功。從渡江,取太平,遂命國用典親兵,委以心腹。太祖既擒陳埜先,釋之,令招其部曲。國用策其必叛,不如弗遣。尋果叛,為其下所殺,其從子兆先復擁衆屯方山。蠻子海牙扼采石,國用與諸將攻破海牙水寨,又破擒兆先,盡降其衆三萬餘人。衆疑懼,太祖擇驍勇者五百人為親軍,宿衞帳中。悉屏舊人,獨留國用侍榻側,五百人者始安。即命國用將之,以攻集慶,爭效死先登。與諸將下鎮江、丹陽、寧國、泰興、宜興,從征金華,攻紹興,累擢親軍都指揮使。卒於軍,年三十六。太祖哭之慟。洪武三年追封郢國公,肖像功臣廟,位第八。

  國用之卒,子誠幼,勝先已積功為元帥,遂命襲兄職,典親軍。

  陳友諒逼龍灣。太祖禦之,戰石灰山。勝攻其中堅,大破之,又追破之采石,遂復太平。從征友諒,破安慶水寨,長驅至江州,走友諒。進親軍都護。從解安豐圍,遷同知樞密院事。從戰鄱陽,下武昌,克廬州,移兵取江西諸路。與諸將收淮東,克海安壩,取泰州。徐達圍高郵未下,還師援宜興,以勝督軍。高郵守將詐降,勝令指揮康泰帥數百人先入城,敵閉門盡殺之。太祖怒,召勝決大杖十,令步詣高郵。勝慚憤,攻甚力。達亦自宜興還,益兵攻克之,遂取淮安。安豐破,擒吳將呂珍於舊館。下湖州,克平江,功次平章常遇春,再遷右都督。從大將軍達北征,下山東諸州郡。

  洪武元年兼太子右詹事。坐小法貶一官,為都督同知。引兵遡河,取汴、洛,下陝州,趨潼關。守將宵遁,遂奪關,取華州。還汴,謁帝行在。授征虜右副將軍,留守汴梁。尋從大將軍征山西,由武陟取懷慶,踰太行,克碗子城,取澤、潞,擒元右丞賈成於猗氏。克平陽、絳州,擒元左丞田保保等,獲將士五百餘人。帝悅,詔右副將軍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