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经世文编
广告x

《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二百六十八

郡人徐孚远闇公 陈子龙卧子 夏允彝瑗公 宋征璧尚木选辑

  宋存标子建参阅

  徐长谷文集(书 记 碑)

  徐献忠

  ◆书

  复刘沂东加耗书

  复刘沂东加耗书

  复太守方双江

  与方双江书

  与郡守论守备事宜

  复蔡可泉中丞书

  与蔡中丞书

  与蔡中丞书

  答袁郡守论水利

  与总督默林胡公

  与右辖胡栢泉

  ○复刘沂东加耗书【加耗】

  伏蒙询及加耗一节、仰荷造物之仁、幸甚幸甚、切以郡内华亭一县言之、有东西二乡、东乡粮轻而收利薄、此愿粮上加耗者也。西乡粮重而收利甚厚。此愿田上加耗者也。偏听之、则必有受病之处、然归于截。长补短之论、则有金花银一节为之权衡也、往年金花银、每两折米四石、近自廵抚欧公一变、止得折米二石、大略金花银十万两、共折米四十万石、今每两减去二石、是减去二十万石矣、不知此米作何下落、但查出此米、若田上加耗、则将此银尽派与轻额之田。若粮上加耗、则将此银尽泒与重额之田。如此庶几彼此无病、而民或少瘳矣、但西乡之田、大抵尽属士大夫之家。而册籍类寄于东乡。田多征缓之处。而东乡之田。少有寄籍于西乡者。只此可鉴东西乡之利病矣。而府县总书、食民膏血、尽在隐弊粮税之内。故无肯明其实迹。及明指金花银下落。区区徒有忧民之心而不知其籍。伏望广访经知之人。只此一节。不轻放过。便是利民之大政。便是任内第一官方也。尚湏面陈其详、以副门下忧世之心、先此附复不备、

  ○复刘沂东加耗书【加耗】

  昨承下问耗米、匆匆对使者不尽所言、无以上称来意、皇恐皇恐、切以本处田粮、起耗始于周文襄公、则有年谱可查。其派折多寡定额。则有宜春张公万石一览图可考。见文襄起耗者。因当时杂派太多。民不堪扰。乃将杂派各项名色。尽于田粮上一并带追。谓之耗米。若本年杂派少。或米价高。则耗米有余羡。即留作次年耗米之数。积羡数年。则田上可全免耗米。此诚善法也。后来耗米遂为常年定例。积羡在官者。俱立收头易银置之余库。以致侵欺数多。至今有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