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二百四十四
郡人陈子龙卧子 宋征璧尚木 夏允彝瑗公 周立勋勒卣选辑
世侄孙孚远挍
徐文贞公集一(奏对)
徐阶
◆奏对
请依兵部留宣大镇兵
请处兵将
论发兵征倭
请以兵事责有司
请处宣大兵饷
答广东兵事谕
答追贼及赏军谕
答兵事谕
答重城谕一
答重城谕二
答防春等谕
答尽去剥虐谕
答白社谕一
答仓储谕一
请停止宝源局铸钱
答出粟谕
答南幸谕二
答超格赏徐杲谕
论两淮盐银宜照旧额
面对后再论边事
进兵部练兵票帖
题请二王冠婚
再议孝烈皇后忌祭
覆处日本国贡例
○请依兵部留宣大镇兵【宣大入卫兵】
今日蒙发下兵部一本欲留宣大游兵四枝、不必预调等因、据该部之议、虏贼东犯。必先经由宣大。若宣大兵先期调来。虏乘虗入寇。宣大失守。则长驱径薄畿辅。若以延宁甘固及京营之兵卫京师。以宣大之兵付该镇使各为守。则宣大安。宣大安。京师益安矣但先该臣鸾奏要于七月初调二镇兵入卫、不许该镇官掣肘、与此议不同、臣等看得调兵固为重京师。然使宣大空虗。虏得越境而入。纵使所调之兵。截杀有功。而京师已先震惊。若留兵该镇防御。待贼果东犯。星驰入卫。庶不两失。该部之意。非曰不调。只不欲调之太早耳。其所陈事理、亦已明切、臣等谨拟票上请伏乞圣明裁夺施行、
○请处兵将【择总戎】
臣今日见兵部云、时大司马赵锦也鸾疾非旦夕可愈、又据宣大各揭报声息切惟防秋方急、领兵不可缺人、伏乞 皇上早赐断处、庶免误事、臣又惟防秋固重。而久安之计。尤当慎图。 时公与分宜合谋是月鵉族矣祖宗时京边之兵未有统于一将者。且战守异术。人鲜全才。若分其事权。择长而使。则目前既足有济。日后亦可无虞。并乞圣明乘此机会。留神一处。臣受恩深重、于国之大计、不敢缄默、伏惟圣慈照察
○论发兵征倭【征倭】
臣前日同臣嵩等、因见浙江南直隶等处抚按等官奏报倭寇猖獗、苏松等府通泰等州、民遭焚劫惨毒之甚、深惟财赋重地、前贼宜速剿灭、题请敕下兵部会议兵粮等事、荷蒙圣明允行、随该科道官各题要设官调兵、又该主事郭仁等揭送兵部、要得户部发银、差御史一员、选募山东长鎗手数千名、前去征剿、葢以江南无兵、苏松尤甚、而长鎗手勇悍可用也、今闻诸臣会议、率云此时发兵、比至则贼巳去、空自劳费、兵部不能独持、姑议令参将李逄时带领山东存留民兵三千名前去、臣闻此兵系是入卫拣退之数、技能素劣、调去无用、夫兵事诚非臣书生所知、但稽诸往事。倭寇自去年以来。倏去忽至。迄无宁息。南沙盘据、岁余始散。又据抚按奏报。或云来者未已。或云意不在抢而在扰。是月倭陷上海公为桑梓计诚切也势不欲去而欲留。彼皆身在地方。必有所见。今诸臣何以能必贼之巳去。且能必其去而不来。而只以悬度。辄阻调兵。置江南于度外。此臣所不能解也。凡用兵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