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经世文编
广告x

《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一百八十四

华亭徐孚远闇公 宋征璧上木 陈子龙卧子 李雯舒章选辑

  秦镜光四参阅

  王司马奏疏(疏)

  王軏

  疏

  处河患恤民穷以裨治道疏

  重开通惠河疏

  处河患恤民穷以裨治道疏【治河】

  恭惟 圣朝建都于西北、而转漕于东南、运道自南而达北、黄河自西而趋东、非假黄河之支流。则运道浅涩而难行。但冲决过甚。则运道反被淤塞。利运道者莫大于黄河。害运道者亦莫大于黄河。河势迁徙无常。有非人力所能强治者。然避高趋下之性未尝异也为国计者、苟不尽心竭力、而为之于可为之时、壅遏以违其性、逼迫以激其怒、及霖潦浃旬、必致横决肆出、而遗患于地方矣、善治水者因其性、顺其势而导之、则用力少而为利多、不善治者、或凿自私之智、或泥巳往之迹、不察水性之宜、而欲强挽其不可回之势、决无可成之理、又不若不治而听其自然之为愈也。故臣愚以为今日之工、但当疏浚其流于下防遏其源于上、使不至于大为害耳、谨按黄河支流分入运道者。大略有六。若六道分流。水势减杀而不怒。岂至为患。但从来治河各官。因循度日。自涡河之源塞。则河徙而北。并出小黄河溜沟等处。而淮安徐州受其害。曾不数年前。三四处支流尽塞。而河益北。并出飞云桥。则丰沛鞠为巨浸。而金沟一带。运道淤矣。此则河势渐徙而北之验也幸此数处东西俱山。溢出之水。尚可因之以济事。如今岁金沟之运道虽塞。而昭阳湖实通舟楫是也。若不先时并力预为之计。是时河移而北故忧其入海今则□同河益徙而北。东南无山可恃。径奔入海。则安平镇故道可虞也。冲突之势。则单县谷亭百万生灵之命可念也。万一或出于此。济宁之北临清之南运道诸水俱被混带入海粮运何由可通臣愚以为六道分流之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