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经世文编
广告x

《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一百二十

华亭徐孚远闇公 宋征璧尚木 陈子龙卧子 夏允彝瑗公选辑

  宋存标子建参阅

  王文恪公文集(疏 议 书 序 碑 杂着)

  王鏊

  疏

  时事疏

  上边议八事

  时事疏 【时事】

  臣伏见国家自 太祖扫胡元之乱、创造海宇、及今百四十年、海内晏然、正承平极盛之时也、 陛下即位其亦有乐于此乎臣愚窃以为可忧。未可以为乐也。盛衰治乱、自古相寻于无穷、况今天下、名为治平、而实有可忧者、即如往者、恒星昼见、太白经天、近日风雷之变、拔木折关、正在郊坛之内、 皇城之间、此灾异之可忧者也、所在府库空虗、公私扫地赤立、一有水旱、不免人民流离、盗贼敓攘、意外之变、何以支梧、此。民情之可忧者也。孽胡跳梁、今虽潜遁、而聛聣往来、恐其志不止虏掠、边方兵备单弱、将帅之中、未见隐然有能为国长城者、此外患之可忧者也。上无核实之政、下多朋比之风、有功不必赏、赏者不必有功、甚者一人之身或以为贤。或以为佞。或以为功。或以为罪。此国是之可忧者也。臣故曰、可以为忧、未可以为乐也。比奉 诏旨、仰见 陛下恐惧修省之心矣、然愚以为有恐惧修省之心、必有恐惧修省之寔。所谓实者有四焉。一曰急讲学之为务。二曰急延下之为务。三曰急用人之为务。四曰急节用之为务。 陛下昔在青宫、臣幸以经学入侍、窃见 圣质高明、于凡经书、读不三四、即皆上口、此天假 陛下圣明之资也、自登大宝、万几日繁、旧学得无少辍乎、昔传说之告高宗曰、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非说攸闻、或谓贵为天子矣、尚何事于学、殊不知庶人之学与不学、系一家之兴废、人主之学与不学、系天下之安危。夫天人性命之理、古今治乱、是非得失成败、皆具于书、未有不读而能知者。自古圣帝明王。未有不由学者也。尧学于君畴、禹学于西王国、汤学于伊尹、高宗学于甘盘、文王学于吕望、况后世乎、陛下春秋之间、每月三御经筵、大臣俨然侍列、讲官依文解义、顷刻而退、上下太严、情义莫洽、唯日讲最为亲切、上可以赐问下可以献忠、而寒暑之间、又皆罢歇、一年之内、唯春秋数月、一月之内、召见不过数日、一日之内、进对不过片时、所谓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一人植之、十人拔之、欲学之成得乎、窃见 仁宗皇帝时、别建弘文阁于思善门之右召文学之士日直其中。 仁宗时至阁中。讲论古今经史。臣愚愿仿弘文阁故事。命侍从文学之臣。更番入直。或召天下名能文学恬退者一二人。如先朝用陈继王进故事陛下听政之暇。游息之间。时至阁中。略去威严。从容访问。或讲经书。或论古今成败。有暇则至。不必拘其时。有疑则问。不必严其礼。如是。则 圣学缉熙。义理纯熟。凡百玩好。自不暇及。而所召必皆一时之闻人。则亦可以收拾天下之遗才。耸动天下之视听。知 陛下之好学。有如此者。此最当今之所急也。君臣不相接久矣。 先皇帝在御日久。明习国家事。或于午门亲决讼狱。或于便殿召见大臣。如刘大夏戴珊。皆得时时召见。延访政事。当时天下竦然。争相传诵。以为近世君臣所未有也。古者君臣一体。如家人父子。唯诺一堂之上。降至后世。堂陛尊严。而君臣之分隔礼节繁多。而上下之情疏。谗说殄行。始得行乎其间。在易上下交为泰。不交为否。治乱之迹。昭然可□。臣愿 陛下继 先帝故事。朝退之时。每于便殿延召内阁。与六部大臣。问以时政得失。或左右献替之臣。或廵抚方岳之属。皆可因事而见。询访四方之风俗。生民之休戚。则人情世故、可以周知。而人才之高下。亦因是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