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一百五十五
华亭徐孚远闇公 陈子龙卧子 宋征璧尚木 夏允彛瑗公选辑
何如召祖参阅
陆文裕公文集(疏 公移 记 策 杂说)
陆深
疏
拟处置盐法事宜状
陈愚见以禆圣学事疏
拟论取回都督勇士状
正名祛弊以光治体事
拟处置盐法事宜状【盐法】
臣近日伏见两淮长芦之间、商贾嗷嗷、怨声载道、问之、皆云势要夺其利故也、臣谨按盐课一事、本因海泽自然之利、以充边方缓急之储、于国计甚便、然使朝廷壅实惠而不下。商贾畏空名而不来。则蠹亦甚矣。祖宗时、设立各处转运提举等司、佥灶以办税、置仓以收盐、建官以莅政、设法以开中、其要在于通商而巳大抵商益通则利益厚此立法之本意也且穷边绝塞。输转极难之地。而能使商贾挟货负重以往。随令而足。比至户部给引场。涉历万里。动踰岁年。又况守支存积。徒冐虗名。仍复买补。鱼贯听掣。其辛苦如此。势要之人。妄于恩典。动以百万。往参其间。冯陵假借。自世□以后贵要奏讨者亦少矣支则尽支。掣则便掣所经官司。曲为奉承。虽宪臣亦将有投鼠忌器之嫌。彼将何惮而不为乎。小人营利之心。宁有厌足。大率彼通一分。则此塞一分。自然之数也夫能得商贾力以利驱之耳彼既以有利而来。亦必以无利而去。又自然之势也。矧以彼之辛苦。对此之徼幸。交易之间。又相悬绝。坐使自然之利。上不归于 朝廷。中不在于商贾。下不藏于民间。虽天地亦将厌弃之。臣实惧焉、仰惟 皇上轸念立法之本意、靳惜恩泽、不妄施与、然后其它条画、次第可举行矣。臣又按今天下搉盐之地。两淮为上。两浙次之。而弊端亦于二处为多。然尤大坏盐法之端有二焉。其一则灶丁苦于兼并。其一则今日势要之侵利是也。然于两浙又微不同大抵坏两淮之盐法者多势要坏两浙之盐法者多私贩而灶丁之苦。则一而巳矣。葢淮浙之盐。出干人力。非若河东天造地设。不劳之利也。其法在于晒土为卤。煮卤成盐。以盐纳官然而逋负多而国课损者、何也。夫欲晒土。必有摊场。欲煮卤。必有草场。今之场荡。悉为总催者所并。而盐课又为总催所欺。灶丁不过总催家一佣工而己。煎煮之法。名实存亡。而总催者下欺灶力。上负国课百计迁延。以觊一赦而巳。今欲处之。在于尽复灶丁之场荡。而尽惩总催之奸欺。则其弊可息矣。浙中私贩之徒。以拒捕为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