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经世文编
广告x

《皇明经世文编》·卷之二百十九

华亭徐孚远闇公 陈子龙卧子 宋征璧尚木 徐凤彩圣岐选辑

  张安茂子美参阅

  严嵩南宫奏议(奏疏)

  严嵩

  奏疏

  明堂秋享大礼议

  献皇帝称宗大礼议

  遵照御制或问献皇帝祔庙文皇帝称祖议

  庆都县尧母陵祀复议

  郭英配享议

  修正三皇祀典以复祖制议

  奏进乐书乞兴正乐议

  议处光禄寺厨役

  公侯伯等爵及应袭子弟送监读书疏

  议处甘肃夷贡

  会议日本朝贡事宜疏

  议量加朵颜三卫夷人赏赉疏

  琉球国解送通番人犯疏

  明堂秋享大礼议【明堂秋享】

  该直隶扬州府通州同知致仕丰坊、奏为献愚议复古礼以隆 圣孝、革夷教以尊 朝廷事、奉 旨会议、臣等议得丰坊奏、其一曰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诚建明堂而加尊 皇考恭睿渊、仁宽穆纯圣献皇帝庙号称宗以配 上帝、则所谓复古礼以隆 圣孝也、臣等窃闻自昔羲肇祀上帝、或为合宫、或为明堂、嗣是夏后氏世室、殷人重屋、周人作为明堂之制、视殷夏加详焉、盖古者圣王以为人君天之宗子。其事天也。亦如子之事父。义尊而情亲。故制为一岁四享祀之礼。有冬至圜丘礼。有孟春祈谷礼。有孟夏雩坛礼、有季秋明堂礼、皆所以尊之也。明堂帝而享之。又以亲之也。先儒曰、天即帝也、郊而曰天、以后稷配焉、以尊稷也、明堂而曰帝、以文王配焉以亲文王也、此周事然也、仰惟我 皇上以元圣受命、考礼宪经、顷岁以耒建圜丘及祈谷礼、建崇雩坛、诸凡彝典、焕乎大备、而冬至之祀、奉我 太祖高皇帝配天于圜丘、允合于周之后稷配祭于郊之典矣、而明堂秋享之礼、先年侧闻 皇上下谕二三辅臣、固尝讲求于斯、 渊衷切注、至诚默定、已非一日矣、兹者恭承 明诏、集议于廷、则研考礼文、宣敷德意、以仰赞我 皇上诚孝之勤、固臣等之职也、敢不罄竭愚虑为 陛下陈之、夫明堂之礼、经见未详、秦汉以下、诸儒所传、议论不一、月令明堂中央大室、东青阳南明堂、西总章、北玄堂、皆分左右个、周书叙曰、明堂前有应门、大戴礼曰、明堂凡九室、一室有四户八牗三十六户七十二牗、陈氏礼书又曰、明堂五室、外别之以十二堂通之以九阶、环之以四门、而南门之外、加应门、明堂位疏又曰、四室十二堂、宋儒朱熹又谓当有九室。如井田之制、此其所论之制不同如此郑康成疏曰、明堂上圆下方、八牕四闼布政之官、又曰、明堂路寝、异实同制、据其所言。固是王者之常居耳。而淳于登曰、明堂在国之阳、三里之外、丙已之地、韩婴诗说、在南方七里之郊、又曰、明堂外水曰辟雍、此其所建之志杯同如此、大抵皆取诗书散逸之文。经典相似之语。牵合附会。靡所的据。盖圣远籍亡。失之久矣。夫善制礼者不必相袭、今考之儒先之论、彼此异词、参之近代之矢见、先后殊制、臣等因此反复思惟、今日秋享之礼国典有缺、委宜举行、但明堂之制、古法难寻、讵能修复、要在不胶故常、不泥陈迹、师先王之意、自为令制、此惟 皇上睿思渊识、断而行之、所贵昭复古典、宣揭孝诚、斯可以垂之万世矣、魏文贞公当时所论亦未尽合礼旧唐书可考昔魏征曰、圣人有作义重随时事资通变、自我而作、何必师古、颜师古曰、假如周公旧章。犹当择其可否。郑氏臆说、淳于谀闻、匪异守株、何殊胶柱、但当作皇代之明堂、贻永范于来叶、盖古名臣之论皆然、夫事必泥古、则违时措之宜、役必繁兴、似戾举赢之义、臣等愚见、切惟明堂圜丘皆所以事天也、今 大祀殿在圜丘之北、禁城东南、正应古之方位、穹窿閟侐、允称严祀、合无今明堂秋享之礼、即以大祀殿行之。则不烦改作、用工少而礼成不难矣、伏乞 圣明裁定。臣等又议得明堂配侑之礼、昔周公宗祀文王于明堂、其在我将之诗可见也、诗传以为物成形于帝、犹人成形于父、故季秋祀帝于明堂、而以父配之。取其成物之时也、汉孝武明堂之享、以景帝配。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