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新五代史》列传·杂传第四十二

《传》曰:“礼义廉耻,是治理国家的四个准则;这四个准则没有确立,国家就会灭亡。”管仲的话说得多好啊!礼义是治理国人的根本法则,廉耻是人们立身的根本节操。

大概没有糜洁,人们就无所不取;没有羞耻,人们就无所不焉。

像这样做人,那么灾祸动乱、失败灭亡,也就无所不至,何况做大臣的人却无所不取、无所不焉,那么天下还有不乱、国家还有不亡的吗!我读冯道写的《长乐老叔》,见他自述引以为荣,他可说是没有廉耻的人了,那么天下国家就由此可知了。

我在五代发现三个保全节操的士人,十五个为国事而死的臣子,而奇怪那些身穿儒服的士人以学古自称,却有很多人享受别人的俸禄、在别人的国家中任职,但却使忠义的节操,只是出自武夫士兵,难道在儒士中果真就没有这样的人吗?难道不是节操高尚的士人憎恶时代的动乱,鄙薄这样的世道而不愿出来吗?抑或是掌管天下的君主不值得顾念,而没有人能够使他们出来吗?孔子认为:“十家人的城邑,必定有忠信之人存在。”难道是没有根据的空话吗?我曾读到五代时的一篇小说,记载王凝的妻子李氏的事情,作为一个妇人还能这样,就可推知世上确曾有这样的人而汝能被发现。

王凝住在青、齐二州间,任虢州司卢参军,因病死在任上。

王凝家素来贫穷,一个儿子还年幼,李氏带着她的儿子,背着他的遗骸回乡来。

向东经过开封时,在旅舍停下,旅舍主人见这个妇人独自带着一个孩子因而怀疑她,不准她留宿。

李氏看天色已晚,不愿离去,主人就拉着她的手臂把她拖出去。

李氏仰天痛哭说:“我是妇人,难道不能守节,而让逭只手被人拉扯吗?不能因这只手而一并沾污了我的身子!”就拿来斧头自己砍断了手臂。

看到此事的过路人都团聚在一起替她感叹,有的为她伤心,有的为她悲泣落泪。

开封尹获知这事后,向朝廷报告,官府为她赐药治伤,丰厚地抚恤李氏,而鞭打那个旅舍主人。

唉,不能自爱而忍辱偷生的士人,听说李氏的风范后应该略感羞愧吧!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

事奉刘守光任参军,刘守光失败后,去事奉宦官张承业。

张承业监理河东军,委任他为巡官,因他有文学才能而向晋王推荐,任河东节度掌书记。

唐庄宗登位,拜为户部侍郎,充翰林学士。

冯道为人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