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
广告x

《宋元学案》·卷八十八巽斋学案(全氏补本)

巽斋学案(全祖望补本)
巽斋学案表
(刘氏门人。)谢翱
(晦翁再传。)(梅边同调。)
刘辰翁(子)尚友
罗开礼
张千载
(并文山讲友。)
欧阳新(子)必泰
(巽斋学侣。)(子)逢泰(孙)龙生(曾孙)玄(别见《北山四先生学案》。)
(附师田口。)
尹谷
邢天荣
董景舒
(并忠叟讲友。)
----
巽斋学案序录
祖望谨案:「巽斋之宗晦翁,不知所自。考之沧洲弟子,庐陵有欧阳谦之,实尝从游,巽斋其后人邪﹖其遗书宗旨,不可考见,然巽斋之门有文山,径畈之门有迭山,可以见宋儒讲学之无负于国矣。述《巽斋学案》。(梓材案:是卷学案,谢山所特立,黄氏补本亦因《序录》而补之。然考巽斋为刘月涧门人,月涧则江古心学侣也,而《序录》疑其为欧阳希逊后人,以为晦翁再传,可耳。)
◆刘氏门人(晦翁再传。)
著作欧阳巽斋先生守道
欧阳守道,字公权,吉州人。初名巽,自以更名应举非是,当祭必称巽。少孤贫,无师,自力于学。年未三十,翕然以德行为乡郡儒宗。淳佑元年第进士,授雩都主簿。调赣州司户,守江文忠公作白鹭洲书院,首致先生为诸生讲说。湖南转运副使吴子良聘为岳麓书院副山长,先生初升讲,发明孟氏正人心、承三圣之说,学者悦服。(梓材案:此下有「宗人仲齐至,又荐必泰于当道」九十余字,今改为仲齐父子,立传于后。)子良请先生复还吉州。文忠入为国子祭酒,荐为史馆检阅,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历迁秘书郎,转对,言:「家给人足,必使中外臣庶无复前日言利之风而后可。」以言罢。先生徒步出钱塘门,惟书两箧而已。度宗立,特旨与祠。少传吕文德诏举贤凡九十六人,先生与焉。添差通判建昌军,以谢庙堂曰:「史赞大将军不荐士,今大将军荐士矣,而某何以得此于大将军哉。幸尝蒙召,擢备数三馆,异时或者谓其放废无聊,托身诸贵人,亏伤国体,则宁得而解,愿仍赐祠禄足矣。」迁著作郎,卒,家无一钱。有《易故》、文集。(从黄氏补本录入。)
附录
文文山祭先生文曰:「先生之学,如布帛菽粟,求为有益于世用,而不为高谈虚语以自标榜于一时。先生之文,如水之有源,如木之有本,与人臣言依于忠,与人子言依于孝,不为蔓衍而支离。先生之心,其真如赤子,宁使人谓我迂,宁使人谓我可欺。先生之德,其慈如父母,常恐一人寒,常恐一人饥,而宁使我无卓锥。其与人也,如和风之着物,如醇醴之醉人,及其义形于色,如秋霜夏日,有不可犯之威。其为性也,如盘水之静,如佩玉之徐,及其赴人之急,如雷电风雨,互发而交驰。其持身也,如履冰,如奉盈,如处子之自洁,及其为人也,发于诚心,摧山岳,沮金石,虽谤兴毁来,而不悔其所为。天子以为贤,搢绅以为善类,海内以为名儒,而学者以为师。凤翔千仞,遥增击而去之,奈何一而不复支。以先生仁人之心,而不及试一郡,以行其惠爱。以先生作者之文,而不及登两制,以彷佛乎盘诰之遗。以先生之论议,而不及与闻国家之大政令。以先生之学术,而不及朝夕左右献纳而论思,抑童而习之,白首纷如也。虽孔、孟圣且贤,犹不免与世而差池。先生官二着不为小,年六十五不为殀,有子有孙,而又何憾于斯!死而死耳,所以不死者,其文在名山大川,诏百世而奚疑!」
◆巽斋学侣
讲书欧阳先生新(附子必泰。)
欧阳新,字仲齐,巽斋先生宗人也,及子必泰,先寓居长沙。闻巽斋至,往访之。初犹未识也,晤语相契,巽斋即请于吴子良,礼先生为岳丽书院讲书。先生讲《礼记》「天降时雨,山川出云」一章,巽斋起曰:「长沙自有仲齐,吾何为至此。」踰年,先生卒,巽斋哭之恸,自铭其墓。又荐必泰于当道。(从黄氏补本录入。)
(梓材谨案:《湖南通志》载:先生之父安时,自庐陵徙浏阳之马渡,遂为浏阳人。先生以经学着。元时以曾孙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