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卷五十一东莱学案(黄氏原本、全氏修定)
东莱学案(黄宗羲原本黄百家纂辑全祖望修定)
东莱学案表
吕祖谦(弟)祖俭(子)乔年
(大器子。)(从子)康年
(紫微从孙。)(从子)延年羊哲(别见《丽泽诸儒学案》。)
(白水、玉山、三舒衍(别见《絜斋学案》。)
山、芮氏门人。)张渭(别见《慈湖学案》。)
(元城、龟山、谯氏、武夷、横浦 (从弟)祖泰再传。)
(涑水、二程、荥叶邽阳、了翁、廌楼昉山、和靖三传。)葛洪
(安定、泰山、濂乔行简(并为《丽泽诸儒学案》。)
溪、焦氏、荆公、横渠、百源、清敏四传。)
(高平、卢陵、鄞江、西湖五传。)
赵焯(别见《玉山学案》。)
辅广(别为《潜庵学案》。)
朱塾(别见《晦翁学案》。)
刘爚
刘炳
吴必大
王遇
陈孔硕(并见《沧洲诸儒学案》。)
沈有开
潘友端
宋甡(并见《岳麓诸儒学案》。)
章用中
倪千里(并见《止斋学案》。)
舒璘(别为《广平定川学案》。)
袁燮(别为《絜斋学案》。)
石斗文
石宗昭
陈刚(并见《槐堂诸儒学案》。)
丁希亮(别见《水心学案》。)
(又六十三人并见《丽泽诸儒学案》。)
私淑李大有
宋濂(别见《北山四先生学案》。)
王祎(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并吕学续传。
朱熹(别为《晦翁学案》。)
张栻(别为《南轩学案》。)
潘畤(别见《元城学案》。)
(并东莱讲友。)
陈傅良(别为《止斋学案》。)
陈亮(别为《龙川学案》。)
(并东莱学侣。)
刘靖之
刘清之(并为《清江学案》。)
丘(别为《丘刘诸儒学案》。)
郭良臣(子)澄(别见《丽泽诸儒学案》。)
(并东莱同调。)(子)江
(从子)溥
东莱学案序录
祖望谨案:小东莱之学,平心易气,不欲逞口舌以与诸公角,大约在陶铸同类以渐化其偏,宰相之量也。惜其早卒,晦翁遂日与人苦争,并诋及婺学。而《宋史》之陋,遂抑之于《儒林》。然后世之君子终不以为然也。述《东莱学案》。(梓材案:是卷谢山修补详尽,其稿具存。)
◆林汪门人(刘、胡再传。)
成公吕东莱先生祖谦
吕祖谦,字伯恭,其先河东人,后徙寿春。六世祖申国文靖公自寿春徙开封,曾祖东莱郡侯好问始居婺州。先生少时性极褊,后因病中读《论语》,至「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有省,遂终身无暴怒。长从林拙斋、汪玉山、胡籍溪三先生游,与朱晦庵、张南轩二先生友,讲索益精。以祖致仕恩补将仕郎,登隆兴元年进士第,又中博学宏词科,历太学博士,兼史职。轮对,勉孝宗以圣学,且言恢复规模当定,方略当审。召试馆职。先是,试者前期从学士院求问目,独先生不然,而文特典美。尝读陆象山文,喜之,而未识其人。考试礼部,得一卷,曰:「此必江西小陆之文也。」揭示,果象山,人服其精鉴。父丧除,奉祠。越三年,除秘书郎、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重修《徽宗实录》,书成,进秩。先生尝面对,言曰:「愿陛下虚心以求天下之士,执要总万事之机。勿以图任或误而谓人多可疑,勿以聪明独高而谓智足察。勿详于小而忘远大之计,勿忽于近而忘壅蔽之萌。」又言:「国朝治体,有远过前代者,有视前代为未备者。夫以宽大忠厚建立规模,以礼逊节义成就风俗,此所谓远过前代者也。故于俶扰艰危之后,驻跸东南踰五十载,无纤毫之虑,则根本之深可知矣。然文治可观而武绩未振,名胜相望而干略未优,故虽昌炽盛大之时,此病已见。是以元昊之难,范、韩皆极一时之选,而莫能平殄,则事功之不竞,从可知矣。臣谓今日治体,视前代未备者,固当激厉而振起;远过前代者,尤当爱护而扶持。」迁著作郎。以疾请祠,归。旋除直阁,主管武夷冲佑观。病间,除著作郎,不就;添差浙东帅议,亦不就;主管明道宫。淳熙八年七月卒,年四十五,谥曰成。先生文学术业,本于天资,习于家庭,稽诸中原文献之所传,博诸四方师友之所讲,融洽无所偏滞。晚虽卧疾,其任重道远之意不衰,达于家政,纤悉委曲,皆可为后世法。先是,书肆有书曰《皇朝文海》,周益公必大言去取差谬,委馆职铨择,孝宗以命先生。遂断自中兴以前,崇雅黜浮,类为百五十卷,上之,赐名《皇朝文鉴》。又修《读诗记》、《大事记》,皆未成书。《考定古周易》、《书说》、《阃范》、《官箴》、《辨志录》、《欧阳公本末》,皆行于世。(云濠案:《四库书目》收录东莱《春秋左氏传说》二十卷、《春秋左氏传续说》十二卷、《详注东莱左氏博议》二十五卷、《吕氏家塾读诗记》三十二卷。)
谢山《同谷三先生书院记》曰:宋干、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学也,吕学也,陆学也。三家同时,皆不甚合。朱学以格物致知,陆学以明心,吕学则兼取其长,而复以中原文献之统润色之。门庭径路虽别,要其归宿于圣人,则一也。
丽泽讲义(补。)
「圣作物」,须详体此意。吾胸中自有圣人境界,能反而求之,则当有应之者,「克复归仁」是也。
「履霜坚冰,盖言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