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卷三十刘李诸儒学案(黄氏原本、全氏补定)
刘李诸儒学案黄宗羲原本黄百家纂辑全祖望补定
刘李诸儒学案表
刘绚
李吁
侯仲良胡寅(别为《衡麓学案》。)
胡宁(别见《武夷学案》。)
胡宏(别为《五峰学案》。)
刘立之
朱光庭
朱右(别见《北山四先生学案》。)
邢恕(子)居实(别见《安定学案》。)
(并明道、伊川门人。)
(安定、濂溪再传。)
张绎
马伸何兑(子)镐(别见《晦翁学案》。)
吴给
周孚先
周恭先
晏敦复
袁溉薛季宣(别为《艮斋学案》。)
(附师薛翁。)蒋行简(别见《兼山学案》。)
焦瑗沈铢(子)焕(别为《广平定川学案》。)
(子)炳(别见《广平定川学案》。)
舒烈
孙允(子)枝(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沈镗
沈铭
高闶(别见《龟山学案》。)
赵敦临(别见《龟山学案》。)
童大定(别见《龟山学案》。)
周纯明
孟厚
冯理(子)忠恕(别见《和靖学案》。)
范棫
谢湜
李参
谯定刘勉之
胡宪(并为《刘胡诸儒学案》。)
张浚(别为《赵张诸儒学案》。)
冯时行李舜臣(子)心传高斯得(别见《鹤山学案》。)
(子)道传
(子)性传
张行成(别为《张祝诸儒学案》。)
翟霖
赵彦道
唐棣
畅大隐
范文甫
畅中伯
李处遯
林大节
张闳中
邵溥
李处廉
(并伊川门人。)
(安定、濂溪再传。)
----
刘李诸儒学案序录
祖望谨案:程子弟子最著者,刘、李诸公以早卒故,其源流未广;晋陵周氏兄弟亦为和靖所许;其后马伸、吴给以大节见。亦有不称其薪传者,如邵溥之委蛇伪命,李处廉之以墨败。至于邢恕,则古公伯寮之伦也与!述《刘李诸儒学案》。(梓材案:程子门人,自荥阳、上蔡、龟山、廌山、和靖、兼山、震泽各立《学案》外,并入是卷,为《刘李诸儒学案》。)
◆二程门人(胡、周再传。)
博士刘质夫先生绚
刘绚,字质夫,其先常山人,后徙河南。祖舜卿,虞部郎中;父师旦,朝散大夫。先生以祖荫为寿安县主簿,移潞之长子令。督公逋,如期而集,迄去不笞一人。岁大旱,府遗吏视伤,所蠲税十二三,先生力争不得,还其榜,请易之。富郑公叹曰:「刘绚,古县令也!」元佑初,侍郎韩公维、枢密王公岩叟相继以经明行修荐,为京兆府教授,又为太学博士。卒,年四十三。先生生质明粹,长而温恭,自髫龀时即事二程,受学焉。所受有本末,所知造渊微,知所止矣,孜孜焉不知其它也。天性孝弟乐善,而不为异端所惑;内日加重,而无交战之病。明道尝谓人曰:「他人之学,敏则有之,未易保也。斯人之至,吾无疑焉!」少通《春秋》,祖于程氏,专以孔、孟之言断经意,作传未就。既病,与李端伯言曰:「每瞀闷时,正坐端意,气即下。平居持养,气可忽乎!」同舍吕与叔过问疾,先生曰:「死生常理,无足言者。独念累吾亲尔!」
附录
先生殁,伊川哭之曰:圣学不传久矣!吾生百世之后,志将明斯道、兴斯学于既绝,力小任重而不惧其难者,盖亦有冀矣。以谓苟能使知之者广,则用力者众,何难之不易也。游吾门者众矣,而信之笃、得之多、行之果、守之固若子者几希。方赖子致力以相辅,而不幸遽亡,使吾悲传学之难。则所以惜子,岂止游从之情哉!
程子曰:质夫沛然。侯仲良曰:明道和平简易,惟刘绚庶几似之。
谢上蔡曰:诸君留意《春秋》之学,甚善;向见程先生言,须要广见诸家之说。其门人惟刘质夫得先生旨意为多。
校书李端伯先生吁
李吁,字端伯,缑氏人。第进士。元佑中,为秘书省校书郎,卒。先生与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