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2025蛇年运程详批完整版
广告x

《宋史》志·卷一百0七

寶 印 符券 宮室制度 臣庶室屋制度
  卷一百五十四
  志第一百七
  輿服六
  寶印符券宮室制度臣庶室屋制度
  寶。秦制,天子有六璽,又有傳國璽,歷代因之。唐改為寶,其制有八。五代亂離,或多亡失。周廣順中,始造二寶:其一曰「皇帝承天受命之寶」,一曰「皇帝神寶」。太祖受禪,傳此二寶,又製「大宋受命之寶」。至太宗,又別製「承天受命之寶」。是後,諸帝嗣服,皆自為一寶,以「皇帝恭膺天命之寶」為文。凡上尊號,有司製玉寶,則以所上尊號為文。
  寶用玉,篆文,廣四寸九分,厚一寸二分,填以金盤龍鈕,係以暈錦大綬,赤小綬,連玉環;玉檢高七寸,廣二寸四分,厚四分;玉斗方二寸四分,厚一寸二分:皆飾以紅錦,金裝,裹以紅緜[一]裹以紅緜「緜」,宋會要輿服六之八、玉海卷八四都作「錦」。下文「皇太子寶」條「裹以紅綿」句同。加紅羅泥金夾帊,納於小盝。盝以金裝,內設金牀,暈錦褥,飾以雜色玻黎、碧石[二]碧石宋會要輿服六之八、通考卷一一五王禮考都作「碧鈿石」。、珊瑚、金精石、瑪瑙。又盝二重,皆裝以金,覆以紅羅繡帊,載以腰輿及行馬,並飾以金。又有香爐、寶子、香匙、灰匙、火箸、燭臺、燭刀,皆以金為之,是所謂緣寶法物也。
  別有三印:一曰「天下合同之印」,中書奏覆狀、流內銓歷任三代狀用之;二曰「御前之印」,樞密院宣命及諸司奏狀內用之;三曰「書詔之印」,翰林詔敕用之。皆鑄以金,又以鍮石各鑄其一。雍熙三年,並改為寶,別鑄以金,舊六印皆毀之。
  真宗即位,作皇帝受命寶,文曰「皇帝恭膺天命之寶」。大中祥符元年五月,詳定所言:「按玉牒、玉冊,用皇帝受命寶印之,納玉匱於石〈石感〉,以天下同文之印封之。今封禪泰山,請依舊制,別造玉寶一枚,方寸二分,文同受命寶。其封石〈石感〉,用天下同文之印,舊史元無制度,今請用金鑄,大小同御前之寶,以『天下同文之寶』為文。所有緣寶法物,亦請依式製造。」從之。天禧元年十二月,召輔臣於滋福殿,觀新刻「五嶽聖帝玉寶」及「皇帝昭受乾符之寶」,命擇日迎導赴會靈觀奉安。其寶並金柙玉鈕,製作精妙。真宗以奏章上帝,承前皆用御前之寶,以理未順,故改用昭受乾符之寶。
  乾興元年,仁宗即位,作受命寶,文同真宗。天聖元年,詔以宮城火,重製受命寶及尊號冊寶。慶曆八年十一月,詔刻「皇帝欽崇國祀之寶」。先是,天禧中,真宗刻昭受乾符之寶,而於醮祠表章用之。後經大內火,寶焚,乃用御前之寶。至是,下學士院定其文,命宰臣陳執中書之。皇祐五年七月,詔作「鎮國神寶」。先是,奉宸庫有良玉,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