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列传·卷一百二十九
王友直 李寶 成閔 趙密 劉子羽 呂祉 胡世將 鄭剛中
王友直字聖益,博州高平人。父佐,以材武稱。友直年十二,隨父游,諳兵法。
紹興三十一年,金人渝盟,友直結豪傑,志恢復。謂其衆曰:「權所以濟事,權歸於正,何害於理。」迺矯制自擬承宣使、河北等路安撫制置使,餘擬官有差,徧諭州縣勤王。未幾,得衆數萬,制為十三軍,軍置都統制、提舉、提點、提轄、訓練統之。九月戊子,進攻大名,一鼓而克,撫定衆庶,諭以紹興年號。乃與王任、馮穀、張昇、牛汝霖列奏于朝,欲領衆南歸。時金人尚在揚州,久不報。
友直將由壽春涉淮而濟,道拜敕書,勉以率衆擣敵腹心,掎角應援。除友直檢校少保、天雄軍節度使,王任天平軍節度使,馮穀左通議大夫、徽猷閣直學士,張昇右朝奉大夫、直祕閣,牛汝霖通直郎、直祕閣,職任各從舊,得便宜行事。時三十二年正月一日也。
旋與敵遇,相拒淮北;敵兵來益衆,友直即率所部渡淮。既而審金主亮已斃,所遇乃歸師,悔不襲擊之。高宗視師江上,見于金陵,賜金帶、章服,錫賚及二子。友直恥前功不遂,自陳,改復州防禦使,以忠義軍統制隸鎮江都統司。
越四月,詔偕統制張子蓋援海州。方接戰,友直張一旗,大書「宋忠義將河北王九郎」以自表。潛由小逕背敵陣,因其輜重,扼歸道橋,左右枕水。張子蓋知友直已乘敵後,麾軍進擊,敵潰走,盡溺死,圍遂解。轉宜州觀察使。
孝宗受禪,友直與統制宋寧數出奇轉戰。張浚都督江、淮,一見喜之,辟建康前軍統制。隆興二年九月,金人犯邊,宣諭使王之望命以前軍戍昭關,友直不踰時即行。他軍同戍者,敵至,輒退保和州,友直孤軍堅守。金兵駐黃山,鼓柝相聞,益整暇自持。
乾道元年,移鎮江御前諸軍統制,俄改步司左軍統制兼左驍衞上將軍。初,淮北之戰,友直母子相失,至是,訪得之,乃與其妻李攜二女自淮而還,錫予加厚。又明年,除御前諸軍統制,請祠,手詔慰勞。四年,繇京口入覲,進神、龍衞四廂都指揮使,主管步司公事,遷侍衞親步軍都指揮使。朝廷議遣馬、步二司移屯重地,丞相虞允文欲先發步司,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