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
智能起名
广告x

《宋史》列传·宋史卷三百0七 列傳第六十六·卷六十六

喬維岳王陟 張雍 董儼 魏廷式 盧琰 宋摶 凌策 楊覃 陳世卿 李若拙子繹 陳知微
  喬維岳字伯周,陳州南頓人。治三傳。周顯德初登第,授太湖主簿。四年,遷平輿令。開寶中,右拾遺劉稹薦其才,擢為太子中舍、知高郵軍,通判揚州,徙常州。金陵平,又移昇州,改殿中丞。太平興國初,徙襄州,俄丁內艱。三年,陳洪進表納疆土,以其子文顯為泉州留後,朝廷議擇能臣關掌郡事,即起維岳為通判。會盜起仙遊莆田縣、百丈鎮,衆十餘萬攻城,城中兵裁三千,勢甚危急。監軍何承矩、王文寶欲盡屠其民,燔府庫而遁。維岳挺然抗議,以為:「朝廷寄以綏遠,今惠澤未布,盜賊連結,反欲屠城,豈詔意哉。」承矩等因復堅守,既而轉運使楊克讓率福州兵破賊,圍遂解,詔褒之。
  歸朝,為淮南轉運副使,遷右補闕,進為使。淮河西流三十里曰山陽灣,水勢湍悍,運舟多罹覆溺。維岳規度開故沙河,自末口至淮陰磨盤口,凡四十里。又建安北至淮澨,總五堰,運舟所至,十經上下,其重載者皆卸糧而過,舟時壞失糧,綱卒緣此為姦,潛有侵盜。維岳始命創二斗門于西河第三堰,二明相距踰五十步,覆以廈屋,設縣門積水,俟潮平乃泄之。建橫橋岸上,築土累石,以牢其址。自是弊盡革,而運舟往來無滯矣。
  嘗按部至泗州,慮獄,法掾誤斷囚至死。維岳詰之,法掾俯伏,且泣曰:「有母年八十餘,今獲罪,則母不能活矣。」維岳憫之,因謂曰:「他日朝制按問,第云轉運使令處茲罪。」卒如其言,獲免;維岳坐贖金百二十斤,罷使職,權知楚州。遷戶部員外郎。代還,為度支判官,轉本曹郎中,出為兩浙轉運使,歷知懷州、滄州。
  會考課京朝官,召還。屬真宗以壽王尹京,精擇府僚,留為開封府推官。或言維岳在淮南,決獄不平允,左右有知其事者辨之,太宗特加賞異。儲闈建,兼左諭德,轉太常少卿。京府事繁,維岳評處詳敏。有王陟為司錄,真宗亦稱其明幹。及踐祚,即命維岳與畢士安權知開封府,拜給事中、知審官院。維岳體肥年衰,艱於拜趨,陳乞外遷小州。上嘉其靜退,特授海州刺史。
  咸平初,知蘇州。素病風,上以吳中多食魚蟹,乃徙壽州,仍命太醫馳療之。四年,卒,年七十六。贈兵部侍郎,官給其葬。大中祥符中,錄其孫世昌、獻之,並賜同學究出身。維岳明習吏事,有治劇才。在懷州,王欽若始舉進士,維岳知其貴;又善待陳彭年,自刺郡連奏為通判,皆稱薦之。
  王陟者,潞州上黨人。淳化三年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