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唐書》·卷二十九 志第九

音樂二

  高祖登極之後,享宴因隋舊制,用九部之樂,其後分為立坐二部。今立部伎有安樂、太平樂、破陣樂、慶善樂、大定樂、上元樂、聖壽樂、光聖樂,凡八部。

  安樂者,後周武帝平齊所作也。行列方正,象城郭,周世謂之城舞。舞者八十人,刻木為面,狗喙獸耳,以金飾之,垂線為髮,畫猰皮帽,舞蹈姿制,猶作羌胡狀。

  太平樂,亦謂之五方師子舞。師子鷙獸,出於西南夷天竺、師子等國。綴毛為之,人居其中,像其俛仰馴狎之容。二人持繩秉拂,為習弄之狀。五師子各立其方色,百四十人歌太平樂,舞以足,持繩者服飾作崑崙象。

  破陣樂,太宗所造也。太宗為秦王之時,征伐四方,人間歌謠秦王破陣樂之曲。及即位,使呂才恊音律,李百藥、虞世南、褚亮、魏徵等製歌辭。百二十人披甲持戟,甲以銀飾之。發揚蹈厲,聲韻慷慨,享宴奏之,天子避位,坐宴者皆興。

  慶善樂,太宗所造也。太宗生於武功之慶善宮,旣貴,宴宮中,賦詩,被以管絃。舞者六十四人,衣紫大袖裙襦,漆髻皮履。舞蹈安徐,以象文德洽而天下安樂也。

  大定樂,出自破陣樂。舞者百四十人,被五彩文甲,持槊。歌和云,「八紘同軌樂」,以象平遼東而邊隅大定也。

  上元樂,高宗所造。舞者百八十人,畫雲衣,備五色,以象元氣,故曰「上元」。

  聖壽樂,高宗武后所作也。舞者百四十人,金銅冠,五色畫衣。舞之行列必成字,十六變而畢。有「聖超千古,道泰百王,皇帝萬年,寶祚彌昌」字。

  光聖樂,玄宗所造也。舞者八十人,鳥冠,五綵畫衣,兼以上元、聖壽之容,以歌王跡所興。

  自破陣舞以下,皆雷大鼓,雜以龜茲之樂,聲振百里,動蕩山谷。大定樂加金鉦,惟慶善舞獨用西涼樂,最為閑雅。破陣、上元、慶善三舞,皆易其衣冠,合之鐘磬,以享郊廟。以破陣為武舞,謂之七德;慶善為文舞,謂之九功。自武后稱制,毀唐太廟,此禮遂有名而亡實。

  安樂等八舞,聲樂皆立奏之,樂府謂之立部伎,其餘總謂之坐部伎。則天、中宗之代,大增造坐立諸舞,尋以廢寢。

  坐部伎有讌樂、長壽樂、天授樂、鳥歌萬壽樂、龍池樂、破陣樂,凡六部。

  讌樂,張文收所造也。工人緋綾袍,絲布袴。舞二十人,分為四部:景雲樂,舞八人,花錦袍,五色綾袴,雲冠,烏皮靴;慶善樂,舞四人,紫綾袍,大袖,絲布袴,假髻;破陣樂,舞四人,緋綾袍,錦衿褾,緋綾袴;承天樂,舞四人,紫袍,進德冠,並銅帶。樂用玉磬一架,大方響一架,搊箏一,卧箜篌一,小箜篌一,大琵琶一,大五絃琵琶一,小五絃琵琶一,大笙一,小笙一,大篳篥一,小篳篥一,大簫一,小簫一,正銅拔一,和銅拔一,長笛一,短笛一,楷鼓一,連鼓一,鞉鼓一,桴鼓一,工歌二。此樂惟景雲舞僅存,餘並亡。

  長壽樂,武太后長壽年所造也。舞十有二人,畫衣冠。

  天授樂,武太后天授年所造也。舞四人,畫衣五采,鳳冠。

  鳥歌萬歲樂,武太后所造也。武太后時,宮中養鳥能人言,又常稱萬歲,為樂以象之。舞三人,緋大袖,並畫鴝鵒,冠作鳥像。今案嶺南有鳥,似鴝鵒而稍大,乍視之,不相分辨,籠養久,則能言,無不通,南人謂之吉了,亦云料。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