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李贤注
广告x

《后汉书 李贤注》·卷八十三 逸民列传第七十三

《易》称“《遁》之时义大矣哉”。又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是以尧称则天,不屈颍阳之高;颍阳谓巢、许也。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洁。孤竹谓夷、齐也。自兹以降,风流弥繁,长往之轨未殊,而感致之数匪一。或隐居以求其志,或回避以全其道,《论语》孔子曰:“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求志谓长沮、桀溺,全道若薛方诡对王莽也。或静己以镇其躁,谓逢萌之类也。或去危以图其安,四皓之类也。或垢俗以动其□□,谓申徒狄、鲍焦之流也。或疵物以激其清。梁鸿、严光之流。然观其甘心畎亩之中,憔悴江海之上,《庄子》曰:“舜以天下让北人无择。无择曰:‘异哉,后之为人也!居于畎亩之中而游尧之门,不若是而已。’”又曰:“就薮泽,处闲旷,此江海之士,避代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岂必亲鱼鸟乐林草哉,亦云性分所至而已。分音符问反。故蒙耻之宾,屡黜不去其国;《列女传》曰:“柳下惠死,其妻诔之曰:‘蒙耻救人,德弥大兮。虽遇三黜,终不敝兮。’”蹈海之节,千乘莫移其情。《史记》曰,鲁连谓新垣衍曰:“秦即为帝,则鲁连蹈东海死耳。”鲁连下聊城,田单爵之,鲁连逃隐于海上也。适使矫易去就,则不能相为矣。人各有所尚,不能改其志。孔子闻长沮、桀溺之言,乃告子路曰:“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论语》曰:“孔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又“子贡曰:‘有美玉于斯,蕴椟而藏诸?求善价而沽诸?’孔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沽谓炫卖也。然而蝉蜕嚣埃之中,自致寰区之外,异夫饰智巧以逐浮利者乎!荀卿有言曰,“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也。《荀卿子》之文也。

  汉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蕴藉义愤甚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左传》曰:“王使詹桓伯辞于晋曰:‘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毛诗序》曰:“百姓莫不相携持而去之。”杨雄曰:“鸿飞冥冥,弋者何篡焉。”言其违患之远也。“篡”字诸本或作“慕”,《法言》作“篡”。宋衷曰:“篡,取也。鸿高飞冥冥薄天,虽有弋人,何施巧而取也。喻贤者隐处,不离暴乱之害也。”然今人谓以计数取物为篡,篡亦取也。光武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国语》曰:“越王夫人去?侧席而坐。”韦昭注云:“侧犹特也。礼,忧者侧席而坐。”《前书公孙弘赞》曰:“上方欲用文武,求之如弗及。”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