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广告x

《太平御览》·卷八百六十八 火部一

火上

《释名》曰:火,化物也。亦言毁也,物入即皆毁坏也。

《易》曰:水流湿,火就燥。

又曰:风自火出,家人。(由内以相成炽也。)

又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君子小人各得所同。)

又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大有,包容之象也。故遇恶扬善,成物之美,顺夫天德休物之命。)

又曰:燥万物者,莫(呼旱切。)乎火。

《书》曰:火炎昆岗,玉石俱焚。

又曰:惟女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惕,惧也。观,视也。我观火者,喻刑罚可畏之也。)

又曰:若火之燎于原,弗可向迩。(火之燎于原,其炎炽之明,不可响近也。)

又曰:五行:二曰火。火曰炎上。炎上作苦。

《诗》曰:叔在薮,火烈具举。

《礼》曰:孟夏之月,盛德在火。

又曰:季春出火为焚也。(谓焚菜也。凡出火,以火出。建辰之月,火始出。)

又曰:火之於民也,尊而不亲。

《左传》曰:人火曰火,天火曰灾。

又曰:兵犹火也,不戢,将自焚也。

又曰:火龙黼黻。

又曰:古之火正,或食於心,或食於味,以出内火。是故味为鹑火,心为大火。(谓火正之官,配食於火星也。建辰之月,鹑火星昏在南方,则令民放火。建戍之月,大火星伏在日下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