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2025锦囊
广告x

《太平御览》·卷四十五 地部十

河北诸山

大亻丕山

《隋图经》曰:大亻丕山,按《书》云“至於大亻丕”。又名青檀山,今名黎阳东山。

刘澄《山川记》云:黎,国也。《诗序》云:“黎侯寓于卫,卫以中露,泥中二邑处之。”以国名也。

又,张揖云:成皋山是大亻丕山,即谬矣。

枉人山

《隋图经》曰:枉人山,俗名上阳三山,或云,纣杀比干於此山,因得名。古凡伯国之地也。

鲋禺山。

《山海经》曰:鲋禺山,颛顼葬其阳,九嫔葬其阴,四蛇卫之。鲋禺山者,盖今广阳山之别名也。

《郡国志》曰:颛顼所葬,俗名青冢山焉。

天门山

《水经注》曰:天门,注曰:谓之百家岩,下可容百家,故以为名。山有石穴,状如门,才得通人。自平地东南入,便至天井。

苏门山

《十道志》曰:苏门山,一曰苏岭,俗又名五岩山。《魏氏春秋》云:即阮籍见孙登长啸,有凤凰集,登隐之处。故号登为苏门先生。

万谷根山

《郡国志》曰:晋阳万谷根山,即羊肠坂也。

皇甫谧云:羊肠塞,在龙山西,即晋阳西北,古西河上郡关于此。隋炀帝大业四年经此幸汾阳,改名深谷岭。

《十二州志》云:晋阳有羊肠,蟠曲在其西北九十里也。

又《隋图经》曰:失山去万谷根山二十里,头上有石墟,魏太武避暑之所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