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晋书》正文·刘颂传
2025锦囊
广告x

白话版《晋书》正文·刘颂传

刘颂,字子雅,广陵人,是汉代广陵厉王刘胥的后代。刘家是世代名门望族。周郡还有雷、蒋、磣、鲁四姓,都排在刘姓后面。时人为此说到:“雷、蒋、磣、鲁,刘为最祖。”刘颂的父亲刘观是平阳太守。刘颂年少时明辨事理,被时人称颂。考察后推荐为孝廉、秀才,他都不就任。晋文帝征召为相府掾,奉命到蜀地出使。当时蜀地刚平定,百姓饥饿土地荒芜,刘颂上表请求赈贷,没等回报便实行,为此被除名。
  晋武帝继位,授尚书三公郎,掌管法律,审理冤狱。几次升迁至中书侍郎。咸宁年间(275~279),诏书命刘颂与散骑郎白褒巡视安抚荆、扬两地,因出使符合皇帝旨意,转官黄门郎。升为议郎,任廷尉。当时尚书令史扈寅无罪下狱,诏令刘颂考核究竟,刘颂坚持无罪,扈寅才得以免祸,时人把他比为汉代的张释之。他在职六年,号称最详察公平。时遇吴国平定,诸将争功,派刘颂考核此事,刘颂定王浑是上功,王氵睿中功。武帝认为刘颂持法失理,贬为京兆太守,还没就任,又改任河内太守。临行前,上奏有利国家之事,多被采纳。郡界有很多公家主办的水碓,阻塞流水,渐成水灾,刘颂上表废除,百姓获得方便。不久因母死去职。服丧期满,除任淮南相。在职期间严肃公正,很有政绩。先前修治芍陂,每年用几万人,当地豪强互相兼并,孤独贫穷的人失业,刘颂让当地人戮力同心,按功劳大小获利,百姓称他公平。
  刘颂在郡内上疏说:
  现在民间少名士,百官无高才,是什么缘故呢?公正的评论不引进,人们不树立好品德,行为苟合取容,所以没有名士。下面无专门机构,又不实行考核官吏的制度,官吏不竭尽臣节,所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