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晋书》志·第十四章
2025蛇年运程详批完整版
广告x

白话版《晋书》志·第十四章

《尚书》说:“唐尧、虞舜考察古事,设置官职数衹有一百。”以此来勉励引导民众,管理各种政务。《易经》说:“上天垂示形象,圣人效仿它。”执法的在南宫的右面,上相在端门的外面,以及鸟师龙师等定下官位,云师火师等作为官名,以前的史书记载得很详细,都已经非常久远了。黄帝设置三公的官职,来管理黎民;少昊分设九扈的官职,作为农官;命重黎为掌管天地的官员,令祝融和玄冥为掌管水火的官员,就能够有基础了。伊尹说:“三公协调各个方面,九卿沟通各种关系,大夫掌握人世的事务,列士消除各自的私心。”成汤住在亳,起初设置两个相,让伊尹、仲虺担任,总理调度各项事务,对上秉承国君的诏命。到周武王克殷之后分封,成王康王留下法则,分设六卿职位,太公召公弘扬教化,建立各种机构,分别制定标准,如果没有相应的本领,人就不能光得空名而荣耀自己。留给子孙的大计,是像这样地稳固根本的做法。到秦改变了周的官制,汉遵行羸氏的旧制,有的顺应时势而采用,有的根据现实而变革,霸主的典章,道理就在逭裹,一切为了获得安定,就是常说的符合时代的制度。四征将军职务是在汉代设立的,四安将军职务是在魏的初期开始有的,四镇将军职务是为了安抚远方的人,四平将军职务在丧乱之后就没有了,至于渡辽将军、凌江将军、轻车将军、强弩将军等,是为了扬威四方,表彰攻伐,设置了又废除,称号更加繁多。到当道的人得志,平定了中原,开始设立军师祭酒,参与掌管军纪军法。建安十三年,废置了汉的台司部门,另外设置丞相,而让曹公担任,用来代替尚书省长官。孙吴、刘蜀,基本依从汉代官制,虽然有时临时设置一些官职,却不影响旧的典章。世祖武皇帝即位初期,任命安平王司马孚为太宰,郑冲为太傅,王祥为太保,司马望为太尉,何曾为司徒,荀觊为司空,石苞为大司马,陈骞为大将军,正是世人所说的八公同时,攀云附翼而升官。至于房屋则不是一木所能支撑的;身居高位,则当将才。有的像力牧那样放羊而和黄帝的梦境一致便任命为将军,有的像姜子牙那样垂钓而获得机会发挥自己的才能,有的藉空桑之瑟来献上他的本领,有的像傅说操筑打墙而被发现并得到重用。卧龙孔明和飞鸿管仲,好比是黄金美玉;秦国的百里奚、郑国的子产,不拘一格任用人才,遣也是从前的贤士,并且又功名卓著的。宣王诛杀了曹爽,政令由自己发布,纲罗英才俊杰,来担任各项官职。到了兰卿被囚禁,岂公被处死的时候,虽然还是称作堕厘,可是心裹想的是建立晋朝。到文王继承大业,首次建立晋的机构,开始设置左右二卫,有了前驱、养由等弓箭手部队;到后来设置三部,有熊渠、做飞等部的勇士。因此武帝即位,凭藉这些来施展,好比武王用周的十位贤臣来治理殷的百姓一样。因此从泰始年间直到太康年间,有如大树枝繁叶茂,很多贤人来担任官职;从太兴年问直到M纽年间,南北各地的杰出人才,处于相应的官位上。虽然还没有能够比得上夔和龙辅佐虞舜那样,以人的努力来代替天工,也差不多可以说是任官惟贤,处理事务惟用有才能的人了。

丞相、相国,都是秦代的职官。晋接受魏的禅让,都不设置,自从惠帝以后,撤销或设置都没有常规。担任遣一官职的,是赵王司马伦、梁王司马肜、成都王司马颖、亩垦旺司皱、王錾、王遵一类人,都不再是普通的人臣的职位。

太宰、太傅、太保,是周代的三公官职。魏的初期祇设太傅,由钟繇担任,末年又设太保,由郑冲担任。晋的初期由于景帝名讳的原故,又采纳《周官》中的官名,设置太宰来代替太师的职务,官职增为三司,和太傅太保都作为上公,讲论道义而治理邦国,协调管理各方面事务,没有合适的人就暂缺。由安平献王司马孚担任。自从渡江以后,它的名称没有更改,但是担任的人非常少。

太尉、司徒、司空,都是古代的官职。从汉到魏,设置它们作为三公。到晋承受天命,直至江左时期,这些官职传承下来而没有更替。

大司马,是古代的官职。汉代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汉程国学app下载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