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晋书》志·第一章
(天体仪象天文经星中宫二十八舍二十八宿外星天河起没十二次度数州郡躔次)
从前庖牺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目的是通晓上天的德性,附全天地之间的真情,由此可回顾以往,预知未来,揭示事物的真相,使人事各得其宜。所以《易经》说:“上天垂示天象,显现吉凶的微兆,圣人就效法这些。”这就是观察日月星辰的分布运行来显示变化。《尚书》说:“天上的聪明通达来自于我们民众的聪明通达。”这就是观察人类的礼教文化来成就教化。所以政教好坏的微兆在于民情是否和顺,吉凶变化和天体宇宙相应和,得兴失虽然很微小,也没有不彰明显著的。于是三皇勤勉德,日月五星顺其轨道而行,日月没有客星迫近薄蚀的变异,星辰也没有运行错乱的怪现象。黄帝首先研究了《河图》,开始明了吉凶善恶,所以他的《星传》还一直保存着。以后到了高阳时代,任命南正重主管天文,北正黎主管地理。到了帝喾当政,仍然观察日月星辰的规律次序。唐虞时代是羲氏、和氏接继了他的法则,有夏时代是昆吾承继了以往的规矩。不过年代都已久远,文献典籍没有流传下来。至于殷商的巫咸和周代的史佚,那些诸侯国的史官司,如鲁国有梓慎,晋国有卜偃,郑国有裨灶,宋国有子韦,齐国有甘德,楚国有唐昧,赵国有尹皋,魏国有石申夫,他们都主管着天文的微兆,各自论述图象的应验情况。其中巫咸、甘德、石申夫之的学说,为后代所尊崇。暴虐的秦始皇焚烧书籍,六经或残或减,而有关天文星象的书,却全部保存下来并未加以毁坏。直到汉景帝、汉武帝时,司马谈父子相继担任太史令,撰写了《天官书》,用以阐明天与人之间的法则。这以后中垒校尉刘向扩展了《洪范》一书中关于灾害规律的记载,编著了《皇极论》,用来参考往昔所经历的事件。到班固撰写《汉书》,马续著述《天文》,蔡邕、谯周等人也各有撰录,司马彪采用这些人的著述来接续以前的各种记载。现在详录大家的学说,写了下面的这篇文章。
古代提出有关于的理论有三家,一家主张“盖天说”,一家主张“宣夜说”,一家主张“浑天”说。汉灵帝时,蔡邕在朔方上书,书中讲道:“宣夜之说,根本没有师法可承。《周髀》中的数学论证全都保存着,考察检验天体的状况,有许多违背事实的地方。只有浑天之说接近天的实际情况,现在的史官司的观象台所用的浑天仪就依照了浑天说的法则。树起一个八尺高的圆球,使它具有天地的形状,确定好太阳绕地球运行的轨道,观察它的显现与隐没,以此掌握日月运行的规律。测算出五大行星的位置,其精密细微高深神妙,是流传万世而不变的法式。官府保留这种仪器却没有浑天说的原书,以前的志书也残缺不全。”
蔡邕所说的《周髀》一书,就是盖天说。它本源于庖牺氏创制的周天历度,其流传途径是殷商传授给周公,周代人记录下来,所以叫《周髀》。髀,就是股;股,就是观察太阳投影的表。按它的说法,天就像贺形的伞盖和斗笠,地就像一个扣着的大盘子,天和地都是中间高而四周低。北天极的下面是天地的中央,这里的地势最高,而四周则倾斜向下,日月星三光交替隐没出现,以此形成白昼黑夜。天的中央比外衡在冬至所在处高六万里。北极低处比外衡在冬至日所在处高六万里。北极低处比外衡低处也是高六万里、外衡比北极低处高二万里。天与地的隆高处相互对应,太阳跳高地面永远是八万里。太阳附着在天上而平行运转,把冬夏之间太阳运行的轨道分为七卫六间。每一卫圆周的长度里数,都依照运算的法则,用勾股定理和重差等运算法推断晷影变得最长和最短的情况,以此做为远近的数据。这些都自于所立的表和表的投影。所以叫《周髀》。
研究《周髀》的人认为:“天是圆形的,好象张开的大伞,地是方的,好像一个棋盘。天向左侧运转好像推磨一样,太阳和月亮向右旋转,但它们又随着天体运转而向左转,所以太阳和月亮实际上是向东运行的,者因受天休牵制而向西沉没。就好像蚂蚁在磨盘上爬行,磨盘向左旋转而蚂蚁向右爬,磨盘转得快,蚂蚁爬得慢,所以不得不随着磨盘的方向向左边转去。天体的整体形状就像一个倾斜的大伞,所以极点的人在北面,这就是证明,极点本来在天体正中,而现在又在人的北面,所以可以知道天的形状就像一个斜倚的大伞。早晨太阳从阳中升起,晚上落入阴中,阴气幽暗冥晦,所以隐没看不见。夏天阳气盛多,阴气弱少,阴气光照明亮,与太阳一样辉煌,所以太阳一出来就可以看见,没有能遮蔽它的,所以夏季白天的时间就长。冬天阴气盛多,阳气弱少,阴气幽暗冥晦,掩蔽住了太阳的光辉,太阳虽然出来了,但还是像隐没看不见,所以简报白天的时间就短。”
宣扬宣夜之说的书都失传了,只汉秘书郎郗萌记载先师相传说:“天完全没有质地,抬头看它,又高又过没有极限,眼花目眩,精绝神息,所以是苍茫一片的样子。譬如侧记远处的黄土山都呈现出青色,俯视千丈深谷而都显得黝黑。那青,并不是本来的颜色;黑,也不是因为有东西。日月群星,自然地飘浮在虚空之中,它们的移动停止都依靠大气。所以,七星时隐时现,时顺行,时逆行,隐伏和显现没有党规,前进和倒退也不相同,是由于它们没有根基牵系,所以各个都不相同。所以北极星总是在那固定的位置上,而北斗星不和其它的星一起西沉。摄提星、土星都向东运行,每天运行一度,每个月运行十三度,快慢很任意没有规则,其无所牵系就可行而知了。如果是依附连缀在天体上,就不能这样了。”
成帝咸康年间,会稽虞喜依据宣夜说作《安天论》,认为:“天很高无穷无尽,地很深无法测知。天结而高在上面,有常外安定之形;地固而实在下面,有静止不变之体。应当相互蒙盖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