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版《晋书》正文·元帝纪
元皇帝名睿,字景文,是宣帝司马懿之曾孙,琅王牙恭王司马觐之子。咸宁二年(276)生于洛阳,生时有奇异的神光,照得满屋通明,所垫的稿荐像刚割下的禾草。长大以后,前额左边生有白毛,鼻梁很高,眉骨突起,目光有神,顾盼生光。十五岁时,嗣位为琅王牙王。少年即有好名声。惠帝在位期间,王室多事,元帝常常保持恭俭退让的态度,因而免于遭祸。平时沉着聪敏而有器量,不轻易显示自己的才华,所以还未被当时的人鉴识。只有侍中嵇绍认为他是奇才异人,曾对人说:“琅王牙王毛发骨相不同于常人,不是做人臣的人。”
元康二年(292),拜为员外散骑常侍。升迁为左将军,参与讨伐成都王司马颖,荡阴之役王师失败,元帝的叔父东安王司马繇被司马颖杀害。元帝害怕灾祸临头,想出奔他地。当天夜里月光明亮,警戒严密,元帝无法脱身,处境窘迫。过了一会儿,黑云蔽空,雷雨大作,巡逻的人都松懈了,因而才能暗地逃出。此前司马颖下令各关口不让贵人通过,元帝到了河阳,被渡口上的官吏阻拦。侍从宋典从后面赶来,用鞭子把元帝的马打了一下笑着说:“舍长!官家禁止贵人通过,你也被拘留了么!”官吏这才让元帝过去了。到了洛阳,迎接太妃一同回到封国。
东海王司马越在下邳收编军队准备西上时,给元帝加上辅国将军的称号。不久又加上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镇守下邳。很快又迁为安东将军、都督扬州诸军事。司马越西上迎接皇帝,让元帝留守东方。永嘉初年(307),采用了王导的计谋,开始镇守建邺,以顾荣为军司马,贺循为参佐,王敦、王导、周岂页、刁协都是腹心股肱之臣,尊重名贤,察访民情,江东士人百姓都心悦诚服。遇太妃死于封国,上表奔丧,安葬完毕,回到建邺,增加宣城郡封地二万户,加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职衔。受司马越的指使,讨伐征东将军周馥,把周馥赶走。怀帝被劫持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